七一社區        注冊

“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最后勝利是中國的——這就是我們的結論”

穿破黑暗的勝利之光

2015年08月06日09:24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穿破黑暗的勝利之光

  資料圖:毛澤東在延安窯洞中撰寫《論持久戰》。

  1938年初夏,注定要被濃墨重彩地寫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史冊。

  此時,正面戰場陷入危急的險境。北平、天津、太原、上海、南京、徐州等戰略要地相繼失守。日軍加速實現速戰速決、一舉滅亡中國的戰略企圖,將其陸軍的絕大部分兵力先后投入中國戰場。

  此時,中國也迎來了勝利的曙光。在陝北的偏隅農村,毛澤東就抗日戰爭如何發展、怎麼進行的問題,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作了題為《論持久戰》的長篇講演。伴隨著熱烈而持久的掌聲,毛澤東在結束講演時堅定地告訴大家:“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最后勝利是中國的——這就是我們的結論。”

  《論持久戰》橫空出世,一掃國人心中迷茫

  全國抗戰前10個月,由於國民黨當局在國家戰略層面的片面認識和落后思想,正面戰場上盡管付出巨大犧牲,卻仍無法阻止日軍橫掃從山海關到杭州灣上千公裡戰線上的戰略要地。

  比這更糟的是不少人思想上的混亂,哀嘆“戰必敗”“再戰必亡”的“亡國論”不絕於耳,叫囂徐州會戰是“准決戰”“是敵人最后的掙扎”的“速勝論”興盛一時……

  為廓清民眾思想上的迷霧,正確指引全國抗戰,1938年5月,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系統總結古今中外戰爭尤其是全國抗戰10個月的經驗教訓,集中全黨的智慧,一氣呵成寫下了腹稿已久的軍事論著——《論持久戰》。文中,毛澤東科學預見到全國抗戰將經過戰略防御、戰略相持、戰略反攻三個階段,並提出了爭取持久取勝的一系列戰略戰術。

  《論持久戰》一經問世,迅速贏得全黨、全軍、全國內外熱烈擁護和支持。

  1938年7月,延安解放社印發單行本,各根據地官兵爭相傳看。當月,國統區內的漢口、重慶、桂林、西安等地新華日報館,相繼出版鉛印訂正本。

  傅作義不僅自己讀,還令所屬官兵讀。衛立煌找來秘書陪他一起研讀。白崇禧讀完后,極為嘆服,認為這是克敵制勝的最高戰略方針,向蔣介石力薦。

  美國合眾社記者愛潑斯坦等人馬不停蹄地將《論持久戰》翻譯成英文向海外發行。

  一時間,《論持久戰》洛陽紙貴,一掃國人心中的迷茫。它就像茫茫大海中的航標燈和漫漫長夜中的北斗星,為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指明了勝利的方向。

  神奇的預言,科學的預見

  《論持久戰》是全國抗戰才進行10個月的預估。僅僅過了7年,毛澤東在文中所預見的抗戰基本進程和趨勢,就全部變成了事實。

  歷史作了最好的見証。然而,這不是歷史的巧合。

  從1935年12月瓦窯堡會議后召開的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中第一次明確提出“必須准備作持久戰”的思想,到1937年8月洛川會議通過的《關於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定》,中共中央以組織決定的形式正式確定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再到1938年5月毛澤東全面系統論述《論持久戰》,毛澤東作出的科學分析和判斷,是建立在深入調研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人民抗日武裝先后進行的1000多次戰斗中得出的,是建立在成功開辟晉察冀、晉西南、山東等10余塊抗日根據地實踐上得出的,是建立在殲滅日、偽軍5萬余人戰績裡得出的,也是建立在知己知彼、縱橫捭闔的大戰略思維下得出的。

  神奇的預言,科學的預見。

  《論持久戰》能成為一部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著作,最根本的是毛澤東運用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解決戰爭問題。在全文21個問題共120節的論述中,從持久戰的提起到問題的根據,從分析敵我雙方矛盾的四個基本特點到歸納持久戰三階段發展規律,從正確處理戰爭和政治的關系到實行以游擊為主的軍事戰略轉變等具體作戰方針與指導原則,毛澤東始終堅持從實際出發,客觀全面地考察了抗日戰爭發生的背景和進程﹔始終著眼於戰爭的全局,對敵我雙方的矛盾要素及其發展變化作了深入的分析,處處閃耀著唯物辯証法的光輝,從而能清晰有力地描繪出中國抗戰的完整藍圖和抗日游擊戰爭的前途。

  這篇著作融軍事和政治於一體,從全局上駕馭抗日戰爭發展趨勢,體現了毛澤東敢於力挽狂瀾、擔負民族大義的雄才大略和面對強敵無所畏懼的非凡氣魄,凝結著毛澤東的高超智慧。

  歷史的鏡子資鑒今天,思想的光芒照耀永恆

  歷史是一面鏡子,總是今人來照。

  穿越歷史的時空,當我們重溫《論持久戰》,仍能體會到它真理的光芒和不竭的力量。

  要有清晰超前的軍事戰略。軍事戰略是國家戰略的一部分,必須服從服務於國家戰略。當一個國家政治疆界確立后,就必須有一條相應的軍事疆界。當前,習主席已經清晰勾勒出引領民族復興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這要求軍事戰略必須做出調整適應。要積極鼓勵軍事創新,通過活躍的軍事思維孕育清晰超前的軍事戰略,指引中國軍隊能切實維護國家利益邊界。

  要有堅定篤志的精神信仰。馬基雅維利有句名言:“造就最強大國家的首要條件不在於造槍炮,而在於能夠造就其國民的堅定信仰。”中國共產黨在當代最偉大的歷史成就之一,就是再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信仰。當代中國正處於全球大變革、大碰撞的時代背景下,民族復興之路必將是荊棘密布的艱辛之路,缺乏有力的心理支撐、迷失意識形態取向,就無法提升民族凝聚力,甚至再一次中斷民族復興的進程。

  要堅持以科學的認識論、方法論破解難題。當前,黨、國家和軍隊都處在改革的攻堅階段、發展的關鍵時期,諸多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無法回避。面對種種困難,隻有緊緊把握住時代和國情的特點,研究各種社會因素相互矛盾的特點及聯系,探求發展規律,才能提出正確的方針政策,匯聚起強國強軍的磅礡力量。

  (作者周鑫系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和百科研究部助理研究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翼、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