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丁國鈺:從紅軍戰士到優秀外交家

(下)

閻榮安

2016年09月13日07:4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聲明:本文原載於《黨史縱覽》2016年第7期,系《黨史縱覽》雜志社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丁國鈺:從紅軍戰士到優秀外交家(上)

丁國鈺:從紅軍戰士到優秀外交家(下)

解放征戰激援朝談判官

1945年,丁國鈺赴東北地區工作,歷任遼寧軍區楊靖宇支隊政治部主任、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獨立二師政委。1948年3月起先后任東北野戰軍第五縱隊十四師政委、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二軍第一二五師政委、第一二四師政委,參加了四保臨江、遼沈、平津等戰役,為奪取勝利建立了功勛。

東北四保臨江戰役從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歷時3個半月,民主聯軍南滿、北滿部隊密切配合,東滿、西滿部隊主動出擊,共殲滅國民黨軍4萬余人,收復城鎮11座,保衛了南滿根據地,迫使國民黨軍在東北戰場由攻勢轉為守勢。

在這次戰役中,丁國鈺又經歷了一次虎口脫險。

當時我軍三縱的部隊佔領了一座縣城,上級命令五縱十四師去換防接管。丁國鈺自告奮勇帶著參謀長和一個騎兵排前去打前站。在路上,丁國鈺發現有樹椏做的路障和麻袋堆的掩體,不像是我軍做的,感到有些不對勁,但沒有深想。

天快黑時,他們接近了縣城,忽然聽到前面有人說:“長官,到這裡要下馬了。”丁國鈺一聽稱“長官”,就知這是敵人。過崗哨要下馬這是軍隊的規定,由於黃昏看不清,加上在東北我軍的穿戴和敵人差不多,肯定是敵人的崗哨錯將他們當成自己人了。

丁國鈺心中一驚,差點進入敵人窩了。他反應很快,腦子來了個急轉彎,隨聲答道:“我們沒有事,隻隨便看看。”說罷,帶著騎兵排調轉馬頭往回策馬而去。

不一會兒,敵人的崗哨反應過來了,開槍射擊,可丁國鈺他們已經走遠了。

原來三縱撤走后,這個縣城又被敵人佔領了。當時通訊條件差,沒有來得及通報。丁國鈺他們差點自投羅網。

遼沈、平津戰役結束后,丁國鈺率部在進軍大西南途中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隨后,他率部解放了重慶、萬縣,並擔任萬縣首任軍管會主任。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10月,時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四十二軍政治部主任的丁國鈺率部第一批入朝參戰。

在朝鮮戰場上,丁國鈺參加了第一、二、三、四次戰役。他曾四過漢江,親率三三四團在前線與美軍、英軍和土耳其部隊激戰多次。

讓丁國鈺沒有想到的是,1952年10月,志願軍總部將他調到朝鮮停戰談判朝中代表團工作。原來,外交部到朝鮮前線負責談判的李克農認為丁國鈺適合做外交工作,便讓他去談判代表團主持思想政治工作。1952年到1953年,停戰談判破裂期間,李克農和喬冠華撤回國內,代表團由丁國鈺負責。1953年4月26日,丁國鈺正式接替邊章五,成為中方第三任首席代表,還擔任軍事停戰委員會朝中方面志願軍首席委員,志願軍談判代表團黨委委員、工委書記。從此,他與美軍拼殺的戰場改在了談判桌上。

據丁國鈺回憶,當時談判國內由周恩來親自負責,李克農、喬冠華直接聯系,每天都要和國內通電報,匯報工作,請示指示。

談判先談停戰問題,后談戰俘問題。談判時,交戰雙方各派4名代表,中方、朝方各派兩名代表,美方、南朝鮮方面各2名代表。美方的代表是將軍軍銜,為了對等,中方也必須派將軍軍銜的代表。由於此時中方軍隊尚未授銜,故就將丁國鈺稱為將軍,因為此時丁國鈺已經是軍級干部,具備授將軍軍銜的條件。翻開當年的《人民日報》,就常有丁國鈺將軍在開城板門店與美軍談判的報道。

丁國鈺回憶這段往事時笑了:“不但將軍的名號是臨時定的,連談判穿的衣服都是臨時做的。”

由於雙方在戰場上都殺紅了眼,敵意很濃,因此軍事外交談判並沒有友好的氣氛。雙方代表進帳篷談判時,互相不理睬,不微笑,沒有握手、寒暄的外交禮節,談判時也是互相敵視、互不相讓。中途休息,各回各的帳篷,連上廁所也是各去各的。

丁國鈺回憶說,與美國人談判很特別,不僅要斗智斗勇,還要在意志、毅力、耐心等多個方面進行較量。

對方耍的花樣很多。有時開會即休會,宣布談判開始,接著立即宣布休會,最短的時間隻有25秒。有時僵持,誰也不先說話,最長的一次僵持了130多分鐘。雙方沉默,如坐針氈,最后還是美國人耐不住了,先開口發言。

丁國鈺回憶,在戰俘問題的談判中,有一次,美方首席代表哈利遜中將先問朝中方對其提出的堅持“自願遣返戰俘”的方案有何想法。朝中方首席代表、朝鮮人民軍大將南日指出:美方的“新方案”換湯不換藥,不予接受。於是,美方就宣布“無限期休會”,而且不等朝中方作出反應就往外走。朝中方全體人員處變不驚,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齊以中國京劇中那種蕩氣回腸的哈哈大笑表示對美方的蔑視。據說,為了這個京劇韻味表示蔑視的大笑,朝中方的代表還專門練過。

在談判中,丁國鈺按照國內的指示,堅持原則,據理力爭,毫不退讓,使美方和南朝鮮方面的代表感到難以對付,給中立國監督委員會成員國的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談判場外,威武瀟洒、能言善辯的丁國鈺又成為眾多記者追逐採訪的對象。

經過歷時747天艱難曲折的談判,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正式簽字。7月28日上午9點30分,中國人民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在李克農、喬冠華、丁國鈺的隨同下,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

1953年4月20日,雙方傷病俘的遣返工作在板門店開始,丁國鈺在現場迎接了第一批我國的被俘將士。

就在丁國鈺在板門店緊張工作之時,1954年7月下旬,周恩來打電話給代表團,派專機接丁國鈺回北京匯報工作。

丁國鈺聽說是周恩來親自召見,並派專機接,不知是什麼情況,擔心自己是不是犯了什麼錯誤,不禁有些緊張。

原來在1954年7月21日,周恩來率中國政府代表團出席討論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的日內瓦會議后,訪問了波蘭。波蘭總統對他說:“你們中國在朝鮮的談判代表隻講原則,不講妥協,這樣談下去,就不怕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波蘭是朝鮮停戰談判中立國監督委員會的成員,對板門店停戰談判的情況十分清楚。

波蘭政府的這個信息引起了周恩來的關注。結束訪問后,他立即打電話讓丁國鈺回國,他想見見這個堅持原則不妥協的談判代表。新中國成立后,急需大量外交官,身兼外交部長之職的周恩來,正在物色外交人才。

忐忑不安的丁國鈺回到北京后,首先去見李克農、喬冠華,順便打聽一下情況。他們說,你放心,沒事,你工作的事總理都清楚。但丁國鈺還是放心不下。

第二天,丁國鈺到中南海西花廳見到了周恩來,這是他第一次專門見周恩來。周恩來很客氣,只是拉家常式地詢問他的出身、哪裡人、家裡還有什麼人,哪年入黨,是怎樣長征到達陝北。整個談話就是了解情況,沒有一句批評,也沒談工作。丁國鈺回到朝鮮后不久,周恩來又一次召見丁國鈺,聽取朝鮮戰爭結束后志願軍撤離有關事項的意見。隨后,丁國鈺奉調歸國,途經平壤時,丁國鈺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內閣首相金日成親自授予了一級勛章。

出使四國家優秀外交家

丁國鈺回國后,總政治部原安排他到一個軍任政治委員。沒料到時任總政治部副主任的徐立清找他談話,說他可能要調動工作,脫軍裝。丁國鈺說,我從小就穿軍裝打仗,不願意離開部隊。

接著,總政治部主任蕭華又找他談話,丁國鈺還是不願離開部隊。蕭華一看說不通,隻得攤牌,說:“這次你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你這是總理點的名,要你去外交部工作。因為我們國家已經和不少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急需外交官。”

丁國鈺一聽傻了眼,知道沒有辦法了,總理的話誰敢不聽。於是表示:“既然總理點的名,我服從。”從此,丁國鈺開始了外交官的生涯。

1955年1月,丁國鈺出任中國駐阿富汗首任大使。

1960年1月,丁國鈺任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

在丁國鈺擔任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初期,當時的巴基斯坦政府親英親美,反蘇反華,中巴關系比較冷淡。

據丁國鈺回憶,1961年,時任巴基斯坦總統阿尤布·汗出訪美英兩國回國后,直接讓秘書打電話給丁國鈺,要求會見。丁國鈺對這種不經過外交工作流程的做法感到很意外。

會見時,阿尤布·汗說:“你們在和緬甸談邊界問題,也希望中國與巴基斯坦談邊界問題。”

丁國鈺敏銳地感覺到巴方的態度和原來不一樣了。一個和中國關系並不好的國家,現在突然提出談兩國邊界問題,這是丁國鈺、外交部乃至中央都沒有想到的。

丁國鈺立即向國內報告情況,可國內有關人員根本不相信巴方會願意改善對華關系,認為這可能是美國的陰謀。這樣,這件事就放下了。

但丁國鈺仍在觀察。他發現巴方為了促成談判,採取了一系列友好行動。首先在報紙上停止轉載西方攻擊中國的文章,並出現了想改善關系的言論。在聯合國大會上也一改跟隨英美的態度,在表決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投票中,1961年投了棄權票,1962年就投了支持票。

對此,丁國鈺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后認為,由於英美實行印(度)巴(基斯坦)分治的策略,重印輕巴,巴基斯坦領導人從英美對其輕視的言行中感到英美靠不住,感到要保持本地區穩定的局勢,必須和中國改善關系。正是國際形勢的變化導致了巴基斯坦政府高層有了同中國改善關系的願望和想法。

於是,丁國鈺又再次向國內報告,建議與巴方談判。可國內有關方面仍然認為不可能。后來周恩來知道了,對時任國務院外事辦主任的陳毅說:“第一線的干部一直在堅持這個意見,你們可以先研究一下嘛。”

陳毅隨后召集一些部門負責人開會研究。會上,有人對丁國鈺說:“你作為駐外大使,應該聽外交部的指揮,你怎麼自己發表意見啊?”

丁國鈺回答:“作為駐外大使,我了解當地國家的情況。首先我要把外交部給我的工作、中央給我的工作干好。同時,我發現了情況有責任向國內匯報,這不代表我不服從國內的安排和命令。”

會議研究后,仍然疑慮很大,阻力不小,但丁國鈺仍然沒有放棄,一直堅持自己的意見。后來還是周恩來發了話:“既然駐在國大使堅持了一年,肯定有他的想法和理由。看來可以試一試,談一談。我們可以先給巴方設定一個先決條件,看他是真心的呢,還是美國人的陰謀。如果是真心的,我們就是設置條件,他們可能也會和我們談。在邊界問題上,我們可向巴方說先和你簽訂一個臨時協定,等你們和印度解決了邊界問題,我們再跟你們簽訂一個最終協定。”

丁國鈺按照周恩來的指示向巴方提出談判的條件后,巴方很快就答應了。國內有關部門終於相信巴方與中國改善關系的願望是真誠的、切實的,於是積極行動,雙方談判進展順利,先后簽訂了《中巴友好條約》和中巴文化、貿易等條約。在后來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沖突中,中國堅定地站在巴基斯坦一邊,支持巴方,使巴方感到中國確實是可信賴的朋友,兩國關系日益牢固。

丁國鈺還遵照周恩來一定要尊重當地國的要求,注重同巴方上層處理好關系,與巴方上層人物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巴基斯坦首都原在卡拉奇,后遷都伊斯蘭堡,大使館當時還沒有遷。巴總統要召見丁國鈺時,都是派專機到卡拉奇接他,有時甚至是空軍司令親自駕機接送。丁國鈺成了巴基斯坦最受歡迎、享受特殊高貴禮遇的大使。

隨著中巴關系的不斷改善,開辟了中巴航線,這使我國在當時蘇聯、印度、美國等多國實行封鎖的情況下,有了一條通往歐洲的便利通道。周恩來、陳毅等中央領導人出訪常在卡拉奇停留,這無形中更促進了中巴兩國上層的交流,推動了兩國經濟、文化、貿易的發展,增進了兩國人民的友誼。

也正是有了中巴良好關系和中巴航線這個基礎,丁國鈺才能夠完成順利護送李宗仁回國的任務。

新中國成立后,曾任國民黨代總統的李宗仁旅居美國十多年,經周恩來通過住在香港的程思遠(原李宗仁秘書)長期耐心地做工作,下決心回到祖國懷抱。而對此,在台灣的國民黨當局無疑要不惜一切代價極力阻止。

1965年7月,根據事先的安排,在歐洲旅游的李宗仁偕夫人郭德潔及程思遠,將乘坐瑞士航空公司的客機,於7月12日由蘇黎世起飛,經雅典、貝魯特、卡拉奇到香港轉道回國。

對此,周恩來高度重視。由於考慮到美國情報部門和國民黨特務機構可能會從中阻撓破壞,早在7月初,他就指示丁國鈺,負責在卡拉奇機場將李宗仁一行3人接回大使館,並在適當時機親自安排護送他們直接回國。

收到周恩來的指示,為確保安全,丁國鈺經過縝密思考,決定直接從飛機跑道旁將李宗仁一行接回大使館,不經過海關和機場休息廳。但按照國際慣例,除非外國元首級人物訪問才能以這樣的方式通行。於是,丁國鈺找到巴基斯坦國際航空公司的總經理,稱自己的一個朋友因身體不適,需用車到飛機邊直接接到大使館,請他幫忙。這個總經理就是曾開飛機接送過丁國鈺的原空軍司令,與丁國鈺私交甚厚。他沉思片刻后一口答應,並特意做了安排,允許丁國鈺的轎車由內部專用通道進出。

7月13日凌晨2時,瑞士航空公司的客機降落在卡拉奇國際機場。已進入機場等候的丁國鈺,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從舷梯上走下來的每一個人。雖然原先不認識李宗仁等人,但他根據事先了解的相貌特征,一眼就認出了出現在機艙舷梯口的程思遠。

丁國鈺急忙走上前詢問:“你們是李先生一行吧?我是中國大使丁國鈺,特地來接你們回使館的。”

李宗仁等人見到丁國鈺十分激動。丁國鈺急忙請他們坐進了自己那輛插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轎車,另兩輛車也緊隨其后,通過機場內部專用車道駛離機場,安全順利地回到了大使館。

隨后,丁國鈺將李宗仁一行安排住在大使官邸第二層自己房間的對面,立即組織使館人員值班,日夜在使館內巡邏防范,並對使館全體人員進行了安全保密教育。

李宗仁一行沒有按時到達香港,很快引起了台灣國民黨和美國方面的注意,猜測他們可能在卡拉奇下了飛機,第二天就派出人員到卡拉奇的酒店旅館搜尋,到中國使館外窺探。

丁國鈺發現了這些情況,同時也收到國內的電報。電報說國民黨准備在卡拉奇進行破壞活動,如果不成功就將在緬甸上空襲擊我們的飛機。因為在金三角地區仍殘留著國民黨的一小股部隊。

為了確保安全護送李宗仁一行回國,丁國鈺做了精心安排。他特意組織娛樂活動,放映反映新中國發展變化的電影,緩和李宗仁等人的緊張情緒,還專門找了會做南方菜的廚師為其做可口的飯菜。一有時間,丁國鈺就和他們聊天。與此同時,他與國內加強聯系,隨時掌握國民黨方面的行動情況。為了得到巴基斯坦政府的支持配合,丁國鈺將實情告知巴基斯坦政府,要求嚴格保密,巴方得知后非常支持。按照丁國鈺的要求,時任巴基斯坦外交部長的布托和卡拉奇國際航空公司總經理親自安排,專門調了一架新的波音707客機,並將機組人員配備權完全交給了中方,這實際上成了一架護送李宗仁一行回國的專機。

為了防止敵人破壞,丁國鈺安排專人看守,將飛機停放在機庫裡三天三夜,以避免被敵特分子安裝定時炸彈的危險。

7月17日早上,丁國鈺陪李宗仁吃完早餐后,告訴他們一切都已經准備好了,依照周恩來的指示今天可以回國。

晚上,丁國鈺安排先開出去兩輛汽車,這兩輛車都拉著很厚的窗帘,從外面看不到車裡坐的是什麼人,成功引開了國民黨特務的監視跟蹤。

接著,丁國鈺陪著李宗仁一行乘車快速駛向機場,於18日零時30分到達卡拉奇機場那架專機的舷梯旁。丁國鈺陪李宗仁一行立即登上飛機,瞬時便駛離跑道升上了天空。這時,李宗仁夫婦等人顯得非常興奮和激動,丁國鈺心裡也輕鬆了許多。

臨行前,丁國鈺沒有告訴夫人常乃志在緬甸上空還有遭國民黨武裝人員襲擊的危險,這既是保密,也是怕她擔心。當飛機飛臨緬甸境內時,丁國鈺心中不由得有些緊張和不安。由於保密工作嚴密,國民黨和美國方面沒有察覺,飛機安全飛離。

飛機進入中國雲南境內后,丁國鈺鬆了一口氣。他告訴李宗仁夫婦,已經到了祖國的領空。李宗仁一行緊張的情緒一掃而空,興奮得跳了起來。他們從窗口看到了滇池,激動地流下了眼淚。

7月18日上午8時,飛機降落在廣州白雲機場,一行人受到時任中共中南局書記的陶鑄、廣東省省長陳郁等黨政軍領導人的熱烈歡迎。

在廣州用完早餐后,丁國鈺又陪著李宗仁一行飛向上海。上午11時,飛機降落在上海虹橋機場,受到周恩來、陳毅和時任上海市委書記陳丕顯及市長曹荻秋等人的歡迎。

第二天中午,周恩來在東湖賓館設宴招待李宗仁一行,李宗仁夫婦感慨萬千,潸然淚下。

7月21日上午11時,丁國鈺陪同李宗仁一行乘飛機到達北京首都機場。周恩來率大批黨政軍領導人及原國民黨的高級將領一同在機場迎接,李宗仁深受感動,舉起帽子頻頻向人群揮動。此時,丁國鈺為完成任務而感到欣慰不已。

7月27日下午,毛澤東接見並設宴款待了李宗仁一行,相談甚歡,持續4個多小時,丁國鈺一直全程陪同。

李宗仁夫婦安全順利回到祖國,不僅在國民黨內部以及國民黨的老軍人中震動很大,在國際上也產生很大的反響,這是我黨統一戰線工作的偉大勝利。其中,丁國鈺功不可沒。

對此,丁國鈺后來說:“這主要是周總理考慮得周密,安排得好。我正好趕上了這個機會,之前做了一些工作,創造了一些條件,我為能順利完成這個任務,為黨做了一件應該做的事而高興。這也是我外交生涯中一件值得紀念的事。”

中國駐外大使的任期一般為4年,在丁國鈺巴基斯坦任期滿了之后,國內曾安排他回國,擬擔任外貿部常務副部長。但巴基斯坦的外長、總統一再挽留,並發電報給中國外交部要求丁國鈺留任。周恩來認為,丁國鈺能把中巴兩國關系搞得這麼好,十分難得,於是同意滿足巴方的要求。這樣,丁國鈺在巴基斯坦擔任大使將近7年。

后來,在一次外交使節會上,周恩來還表揚了丁國鈺。他說:“丁國鈺是中國駐外大使中最好的大使。因為一般的大使可能是駐在國有什麼事告訴國內,國內有什麼情況轉達駐在國,沒有自己的觀點。而丁大使有自己的看法,並敢於提出自己的意見,還敢於堅持自己的意見,和國內有關部門溝通協調,在有關部門不同意的情況下,堅持了近一年,最終把中巴關系理順並發展起來。哪能找到這麼好的大使!”

周恩來如此專門點名表揚,令丁國鈺深受鼓舞。這是周恩來對他的充分肯定,也是后來周恩來賦予丁國鈺更多任務的基礎。

1966年下半年,丁國鈺回國,於10月任北京市委書記處書記,后任北京市委書記、市革委會副主任、市委第三書記、政協主席等職務。1980年5月,年過花甲的丁國鈺又回到外交戰線,擔任中國駐挪威大使,1982年11月任中國駐埃及大使。

1994年10月,丁國鈺光榮離休,經中央批准享受部長級待遇。

2015年5月11日凌晨1時27分,丁國鈺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

頻道精選


詩人毛澤東的山水情懷

從毛澤東詩詞感悟長征

長篇連載《長征記》

重溫長征故事——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

抗戰勝利是中華民族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點

大別山走出的43位新縣籍開國將軍

毛澤東詩句“獨有英雄驅虎豹”贊誰

張震上將:83歲脫下戎裝 功勛卓著垂千秋

毛澤東心系海軍建設

(責編:楊文全、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