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倪良端

2016年11月09日08:2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聲明:本文原載於《世紀風採》2016年第11期,系《世紀風採》雜志社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武昌起義后,各省相繼宣告獨立。1911年12月2日,東南重鎮南京光復。各省代表從武漢移駐南京,選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同年4月1日正式辭職。在履行大總統職權的3個月裡,他時刻踐行三民主義,把“民族、民生、民權”作為履職的原則和內容。無論是新政策的制定執行,還是自身行為,都以民為本,身體力行。其言其行,萬民敬仰。執政風格與親民風范,堪為后世從政者楷模。

宣誓就職

1912年1月1日上午,孫中山與赴滬的各省代表湯爾和、王寵惠、胡漢民、宋耀如、英文秘書宋靄齡和臨時政府軍事顧問荷馬李等,從哈同花園乘馬車直驅上海北站。抵站,萬余民眾歡送孫中山赴寧。孫中山同滬軍都督陳其美、民政長李平書以及前來送行的駐滬各軍隊,上海各團體代表合影后,健步登上列車。11時,列車啟動,鳴炮示慶,熱烈歡送。

列車沿滬寧鐵路北行,軍民聚集各站熱情迎送。“共和萬歲”之聲不絕於耳,熱烈、簡朴的迎送場面蔚為壯觀。蘇州、常州、鎮江等站迎送者逾萬,鑼鼓喧天,歡聲激蕩,人們歡欣鼓舞,心花怒放。矗立列車窗口的孫中山,微笑著頻頻揮手向歡樂的人群致意。走走停停的火車,下午5時許駛抵南京下關車站。頓時,軍樂隊奏響鏗鏘雄壯的樂曲,長江江面的軍艦、江岸炮台各鳴禮炮21響,江浙聯軍各部舉槍致敬。各省代表、文武官員、紳商學子、工人市民等5萬多人齊集車站,歡迎孫中山的到來。身穿水獺領大衣、頭戴禮帽的孫中山信步走下火車,駐南京各國領事上前與孫中山握手、問候,表示歡迎。

載著孫中山一行的小火車,駛往城東兩江總督署箭道車站。沿途街面店鋪張燈結彩,機關團體彩旗飄揚。市民夾道,爭相一睹孫中山風採。步出小火車的孫中山,向雲集車站的民眾頻頻揮手,點頭致謝。他登上藍色絲綢繡花馬車,由軍樂隊前導直驅兩江總督署衙門。

這天,寒風凜凜,細雨朦朦 。兩江總督署門前廣場上華燈高照,明光燦爛,紅色彩綢與蒼鬆翠柏交相輝映。手持禮帽,面含笑容的孫中山從容走下馬車,向迎候的人們點頭示謝。各省代表、各軍將領擁上來與孫中山握手、寒暄。此刻,歡聲四起,掌聲雷動,廣場一片歡騰。

簡短熱烈的歡迎儀式后,孫中山在黃興、徐紹楨陪同下,健步跨進總督署大門。在這裡,孫中山接見了前來歡迎的臨時政府文武官員。

晚11時整,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就職典禮開始,儀式在總督署大堂西暖閣舉行。各省代表、各軍將領、各界人士、各國領事及外賓立於兩側。身著大總統禮服的孫中山筆挺地站立暖閣正中,表情庄重、嚴肅。胡漢民、陳其美、黃興、徐紹楨分立於孫中山左右。司儀宣布:“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蒞位典禮開始”,雄壯的軍樂曲奏響,全場肅靜。樂曲聲止,景耀月代表各省報告大總統選舉經過。他說:“今日之舉,為五千年歷史所未有。我國民所希望者,在共和政府之成立及推倒滿洲專制政府,使人民得享自由幸福。孫先生為近代革命創始者,富有政治學識。各省公民選定后,今日任職。願孫先生始終愛護國民自由,毋負國民期望。”隨后,景耀月庄重宏亮地高呼:“請大總統宣誓就職!”

孫中山在全場中外官員的注目下信步上前,左手放於胸前大聲朗讀:“傾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此國民之公意,文實遵之,以忠於國,為眾服務。至專制政府既倒,國內無變亂,民國卓立於世界,為列邦公認,文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謹以此誓於國民。”孫中山宣誓畢,景耀月、湯爾和代表各省致頌詞和歡迎詞,向孫中山授大總統印綬和璽綬。印文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國號為“中華民國”。孫中山立正恭身敬授后,啟印加蓋於《中華民國大總統宣言書》等文告之頁。胡漢民宣讀大總統《宣言書》后,將璽綬佩戴於孫中山上裝左側胸前。

徐紹楨代表各省、陸海軍向孫中山致頌詞。孫中山即以大總統名義發布《通告海陸軍將士文》,希望軍人“共勵初心,守之勿失……”

孫中山在答詞中表示:“當竭盡全力,勉負國民公意”。話音落下,全場歡聲爆發,“中華共和萬歲”“孫大總統萬歲”的口號聲此伏彼起,經久不息。兩階軍樂隊再奏凱歌,把熱烈氣氛推向高潮。興奮、激動的孫中山高舉雙手,向大家表示感謝,連聲說:“大家辛苦了!”

待秩序安靜下來,孫中山宣布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施政方針。這時,南京北極閣、獅子山炮台各鳴炮21響,下關軍艦汽笛轟鳴。隆隆炮聲、宏亮笛音在古城上空縈繞,在神州原野回蕩。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制國家政權誕生了!

就職典禮結束后,孫中山舉行晚宴招待各省代表及來賓。宴會后不顧疲勞的孫中山,將客人一一送到大堂外天井。客人請他留步,他微笑著說:“國民是國家的主人,總統是人民的公仆,理應送到階下。”這樣,孫中山堅持將客人送到轅門外,一一握手道別。聚集廣場的數萬民眾見孫中山出門送客,倍受鼓舞,縱情高呼“孫大總統萬歲!”“共和萬歲!”慈祥的孫中山深情地注目著群眾,頻頻向大家揮手致意。

中華民國元年元月2日,孫中山以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名義發布《改歷改元通電》。通電各省:“中華民國改用陽歷,以黃帝紀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經各省代表團決議,由總統頒行……”

孫中山在當日發布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第一號公告中提出:臨時政府的任務是“盡掃專制之流毒,確定共和,以達革命宗旨,完國民之志願”。確定對內“民族之統一,領導之統一,軍政之統一,內治之統一,財政之統一”﹔對外“持平和主義,與我友邦益增睦誼,將使中國見重於國際社會,且將使世界趨於大同”的方針國策。

同一天通過的《修改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明確規定“中華民國仿美利堅合眾國政體,採行總統制,不設國務總理,由大總統實際兼任行政首長,直接領導中央行政各部。大總統有統治全國、統率海陸軍、任免部長、制定官制以及對外宣戰、媾和、締約等權。大總統與參議院之關系為同意權與復議權並行……”

鏟除惡俗

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后,領導制定了一系列的鏟除封建惡俗政策法令,推動了當時社會的改革和進步,對近代中國的政治、社會的改革具有深遠影響。

剪發辮。中國自秦漢至宋朝,男子均束發於頭頂。清軍入關后,強令男子剃發、留辮子。這樣的發式,是民族壓迫的標志。留學海外多年的孫中山,接受了西方先進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他認為男子留長辮是清朝貴族奴役漢族人民,是封建殘余,男不男、女不女,不雅觀、不方便、不衛生。長年為革命奔波,與清王朝徹底決裂的孫中山,1895年12月就剪掉象征清王朝專制統治的辮子。就任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決心推行全民剪辮。1912年1月5日,總統府秘書處以大總統名義發出《命內務部曉示人民一律剪辮令》,要求“令到之日,限20日一律剪除淨盡”。上海遵照《剪辮令》精神發布的《布告》稱:“強制人民把頭發編成辮子,是地球五大洲之怪狀,是歷史數千年來未有之先例。”內務部《剪辮令》發出后,中國大地上掀起了剪辮熱潮。一些地方自發組織義務剪辮隊,當場為人剪辮。孫中山首先要求總統府全體工作人員、軍人剪去辮子。幾天之內,總統府的軍政人員一個不留地剪去了辮子,蓄留平頭或西式發型。孫中山還要求軍人在文官陪同下持剪刀走上街頭,向老百姓宣傳留辮的危害和剪辮的好處。通過宣傳教育與動員說服,願意剪辮者軍人執剪當眾剪去辮子。孫中山還要求官兵對百姓宣傳要有信心和耐心,同時也下達了強制性剪辮命令。為使群眾接受新生事物,孫中山請外國友人根據中國人的面型、頭型,勞動、生活等特點和實際情況設計新發型,供各階層人士選擇蓄留。

從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后至1912年夏天,南京城中老百姓基本上剪掉了辮子,全國基本效仿南京,清朝統治者強加人民的枷鎖被砸碎。

廢纏足。纏足是束縛婦女的封建禮教,是強加給婦女的一種殘忍的酷刑。深知封建惡俗殘害婦女的孫中山,把婦女放足作為臨時政府的一項重要任務。3月11日下令內務部通飭各省“勸禁纏足”。指出,此等惡俗“尤宜先事革除……”內務部次長居正即根據孫中山指令下達內務部令,要求各省立即將已纏足者放開,未纏足者不許再纏。如有違抗命令者,無論官員家屬一律予以重罰。命令下達后,各省遵令執行。自此,受世界譏諷的千年纏足惡俗,得到根本的改觀,日臻革除。

改服飾。清代服飾,統一著長袍馬褂。孫中山認為這是專制統治的象征,冠裳落后就是中華民族及其服飾文化的落后。他深刻地指出“堂堂華夏,不齒於鄰邦,文物冠裳,被輕於異族。”1895年孫中山發動第一次廣州起義失敗后赴日本在橫濱“易西服”。就任臨時大總統后他說:“從前改朝換代,必改正朔、易服色。現在推倒專制政體,改建共和,與從前換代不同,必須學西洋,與世界文明各國從同。”1912年1月5日,孫中山為軍士服裝下達總統令:“軍士衣帽,無論階級,一律黃色,惟領章及袖口,則照階級分為五色。”在《臨時約法》中公布服制:“男子常一是西裝,一是褂袍。”由此,長袍與西服並存,徹底摒棄了清代官袍以馬蹄袖、厚底靴為標志服飾。

為推行服飾改革,孫中山吸收日本學生裝優點加以改造,設計出新式的中國服———中山裝。日本學生裝為單立領,前門襟有9個扣子,上下4個明袋。孫中山將這種服裝加以改造。改單立領為立翻領,前門襟為5個明扣,上下4個平貼袋,袋口加軟蓋,各加釘一紐扣,既美觀又可防止袋中東西遺失。袖子與衣服分開裁剪,袖口釘紐扣3顆。這種式樣比西裝簡潔、明快,既庄重,又精神。后來,世人對中山裝作具有時代特色的解釋:袖口的3顆紐扣象征孫中山首創的“三民主義”,4隻口袋表示“國之四維”,前襟5個明扣代表“五權憲法”。中山裝的褲子參照上衣改造為:前面開縫釘暗扣﹔左右各設一個大暗袋,平時手可插在袋中顯得洒脫自如﹔前右部置小暗袋,可放手表等貴重小物品﹔褲腰打褶褲管翻邊。

孫中山不僅是中山裝的設計者,而且是中山裝的推廣人。在各種場合他以身作則著中山裝,為民眾示范,引領服飾改革潮流。不多時,中山裝很快流行,成為官兵平民著裝的時尚。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雖然著西裝的人多了,但是中山裝魅力尤存,仍為中國男性服飾之一。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出席某些國事或接見軍隊時著中山裝,就是對中山裝的肯定、繼承和發揚。

禁刑訊。刑訊,是中國歷代統治者對付犯人或一些無辜者的一種野蠻的逼供手段。從春秋戰國的五馬分尸到明清的鞭笞、體罰,無一不是以人體難以承受的痛苦手段來達到執政者的目的。孫中山認為殘酷的刑訊以及不人道的體罰,是社會極端落后的表現,為開明社會所不齒,為萬國所摒棄、所譏諷。孫中山認為清朝之所以滅亡,就是因為虐政所致,對此他深惡痛絕。在頒布的禁止刑訊的條律中孫中山強調:各級官署審理案件,不准再用苔杖枷號及其它不法刑具,罪犯應當受罰時,改鞭抽上枷為課以罰金或拘留。

改稱呼。稱呼,雖然是人際交往中的一個形式,但是在封建王朝時代反映的是森嚴的社會等級制度,人身依附關系與社會地位的不平等。這樣的形式和制度,與孫中山崇尚的自由、平等、博愛觀念是格格不入的。他就任大總統后一直注意政府官員之間、官民之間、上下級之間的稱謂。在任時他以大總統名義飭令內務部下文通告全國:官廳為治事之機關,職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階級,何取非分之名稱。孫中山下令:各官府人員之間均以官職相稱呼,不得再稱大人、小人、主人、奴才。民間普通稱呼為先生或君,一律不得沿用前清官府的惡稱。

廢跪拜。跪拜,是愚忠愚孝的封建禮節,反映了封建社會人格的不平等。這種禮節,與孫中山信奉的“天賦人權”學說絕不相容。在臨時參議院成立之前,孫中山在各省代表會議上力主廢止跪拜禮節。規定普通相見為一鞠躬,最高禮節為三鞠躬。孫中山的提議,各省代表以熱烈鼓掌形式表示一致通過。自此,封建跪拜禮由鞠躬禮取代,在全國迅速普遍實行。

重人權。中華民國建立時,社會上存在大量“賤民”階層。他們人生受到很大限制,長年累月衣不遮體食不裹腹,生存權利得不到保証和保障。更有甚者一旦“賤民”加身,就得世代相襲,真可謂“一人蒙垢,辱及子孫”。如此蹂躪人權,是與孫中山制定和頒行的《臨時約法》中關於資產階級共和國保障人權的原則和精神不相容的。一直立志改變這種狀況的孫中山痛心疾首地說:“此情與奴隸有何不同,如不改,談何共和民主?談何民生民權?”臨時政府剛成立,孫中山立即通令改“賤民”身份,正式宣告:“當茲共和告成,人道彰明之際,豈容此等苛令久存,為民國玷?”庄嚴宣布:所有賤民,對於國家社會一切權利,公權若選舉、參政等,私權若居住、言論等均一體享有,毋稍歧異,以重人權,而彰公理。

孫中山向內政、司法二部下達命令,要求通飭所屬一律不得使用刑具,銷毀一切刑具,廢除用刑制度,禁止體罰。下令禁止買賣人口,聲明過去的一切買賣契約,全部取消解除,一律成為雇主雇員關系,不得再以“賤民”或“奴才”呼之,違者給予重罰。孫中山還以臨時大總統名義發布禁食鴉片命令,違者剝奪公權。

平民風范

孫中山就任總統后曾說:“我實在是全國人民的公仆,是來做你們的奴隸的。”他說到做到,身體力行,時時事事體現出平民總統的偉人風范。

警衛部隊。中華民國成立后,為保衛總統府和大總統安全,南京衛戍總部在徐紹楨領導下組建了總統府衛戍部隊。經衛戍總部挑選推薦,孫中山面試后正式委任安徽籍軍人郭漢章為衛隊長。警衛部隊600人,負責總統府內衛60人分5班,4個班輪流執崗,1個班在大總統辦公室內外執勤。內衛班12人中6人當傳令官,6人輪流值崗。孫中山在辦公室有事,撳鈴,呼衛士入室聽候吩咐。賓客來訪,先將名片交衛士呈遞,根據孫中山旨意,被會見者由衛士引導客人入會客室或辦公室。對於身邊衛士孫中山特別囑咐:不要稱呼自己為大總統,在總統府內稱他“孫先生”就行了。

孫中山反對擺官架子,總是身體力行。一次,他獨自出總統府上街買茶葉,回來時門衛居然沒有發覺,衛士長郭漢章把當值衛士找來訓了一頓。孫中山知道后找來郭漢章,說:“不全怪他們,責任在我,是我一人出的門”。又一次,孫中山到下關辦事。衛士長要派衛隊隨行,被孫中山拒絕了。孫中山乘馬車,帶兩名衛士騎自行車同行。辦完事原路返回,沒有通知軍隊和地方長官迎送,更沒有前呼后擁。

一天,孫中山與值勤的衛士聊天。問:“你是哪裡人?”衛士答:“江蘇無錫。”再問:“叫什麼名字?”“吳乾生。”衛士果斷回答。滿臉含笑的孫中山喃喃念道:“乾生、乾生……”鄭重其事地與衛士說:“乾生,這個名字不響亮。我看,叫吳剛吧,剛強的剛。”小衛士高興地跳起來,即到長官處注冊了孫中山為他起的新名字———吳剛。衛隊裡還有個名叫雷長瑞的衛士, 孫中山的貼身警衛,深受孫中山喜歡。孫中山對雷長瑞說“這個名字聽起來不順耳,我看就叫雷彪吧。”從此,“雷彪”這個名字就在衛隊裡叫響了。后來,雷彪在孫中山的培養下,加入了同盟會。

勤儉辦事。身為大總統的孫中山,處處厲行節約,不講排場不鋪張,他的辦公室設在簡陋的平房裡,許多部屬建議在總統府內另建辦公樓,被他拒絕。孫中山告誡部下:“國家剛建立,需要用錢的地方太多了。這平房蠻好的,完全沒有必要新建。”此后,沒人再提新建辦公樓的事了。大總統的辦公室沒有服務員,喝開水是自取、自倒。辦公桌上的文件、書籍、文具,他總是整理得整整齊齊的,很有秩序和規律。地板上,沒有紙屑、灰塵。孫中山的起居室是一幢兩層中式建筑。樓上是臥室,樓下是會客室兼餐廳。臥室,自己整理得井井有條,清爽整潔。每日6時起后,被褥必先自己整理。入睡時間再晚,也要把閱后的文件、材料等疊齊擺好,從不要秘書動手。

飲食簡朴。孫中山的飲食很簡單,喜食蔬菜瓜果,不吃辛辣食物,少食甜品。香煙,一般不抽。酒,不沾唇舌。來了客人,幾盤蔬菜加上大米飯。慣用筷子,不用刀叉。早上一碗豆漿,一小碗稀飯、一碟咸菜。吃得最多的葷菜,是豬肉燉豆腐。進食時,不講話,細嚼慢咽。

穿著朴素。孫中山平時穿著既朴素,又庄重。除配發的黃軍裝外常穿半新半舊的中山裝,兩個袖口磨毛了也不更換。禮帽,掉了色、變了形仍戴著。在正式場合的孫中山總是西裝筆挺,彰顯偉人的風度、氣質、庄重、嚴謹。上下班近在咫尺,他那白色舊皮鞋總是擦得锃亮。

妻室子女勤勉節儉。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后,兒子孫科來到南京與父親共處,協助辦理一些事物。1912年2月5日,夫人盧慕貞攜女兒孫娫和孫婉,搭船從馬來西亞檳榔嶼經新加坡抵達上海,孫中山派孫科赴上海接來南京。盧夫人一行來到南京,住進總統府孫中山住的那幢小樓上。盧慕貞在總統府期間,承擔了許多原來由衛士做的雜事。一家食用的粗茶淡飯,由盧夫人理廚﹔洗滌縫補,由她料理。在總統府住了一個多月,盧慕貞帶著女兒回廣東老家了。

拒兄任職。1912年2月,廣東各界擬推舉孫中山的哥哥孫眉出任廣東都督。總統府收到數十封要求委任孫眉的“勸進”信,似乎民意所向,民情沸騰。孫眉認為自己是興中會元老,曾為革命傾家蕩產資助革命黨人,對革命的貢獻巨大,有資格任一省之都督。在一些人的慫恿下,孫眉躍躍欲試。總統府秘書長胡漢民將舉薦信交孫中山一一過目。許多阿諛奉承為孫眉歌功頌德之語,孫中山越看越生氣,即提筆起草給廣東各界的電報,力陳萬萬不可任命孫眉為廣東省都督,孫中山要秘書處將電報稿立即送各報館發表。同時,在給孫眉的電報中明白告訴:“兄宜專就所長,專任一事,如安置軍隊,辦理實業之類,而不必當此大任。”由於孫中山竭力阻止,孫眉沒有當上廣東省都督。十分不滿的孫眉,專程來到南京找孫中山論理。孫中山語重心長地對孫眉說:“你是我大哥,家裡的事我聽你的。國家的事,我是總統,就不能依你了,應聽我的。知哥者莫如弟也,我看,做生意是你的長處,你還是做生意的好。搞政治,你不在行。再說,你是我哥,我是大總統,哥又做了這麼大的官,人家會說閑話的,我這個大總統也不好當啊!”孫眉在孫中山勸說下,離開南京。

親民愛民。一次,孫中山騎馬到雨花台東炮台視察。回總統府時路過一居民區,被老百姓團團圍住。爭先恐后的人群擁上前,競相一睹大總統風採。人群中有人高呼:“大總統萬歲!”呼聲引來更多的群眾,秩序一度混亂。衛士們唯恐孫中山有點閃失,大聲吆喝起來。事態驚動了附近的警察局,急調來警察維護秩序。一巡官拔出指揮刀亂舞,以此嚇唬老百姓。孫中山趕快策馬上前制止,說:“對老百姓可不能這樣,好好說就不行嗎?”此時,老百姓來的更多了,衛士長郭漢章騎上馬,和顏悅色地對周圍的群眾說:“請大家讓開一條路,大總統還要到制造局視察。”說著,人們自覺地讓出長長的巷道,孫中山在馬背上微笑著揮手向大家告別。

接見鹽商。有位揚州的鹽商,特意來到總統府,要看看久仰大名的“平民大總統”是啥模樣。衛士不讓進,鹽商在門口不走,說:“不見大總統,絕不離開。”衛士長郭漢章聽見衛士與來客爭執,上前問鹽商:“有什麼重要事,必須見大總統?”“沒有公事,隻想看看民主氣象。”鹽商笑容可掬地坦言回答。郭漢章又問:“有意見書嗎?”鹽商攤開雙手坦白地說:“沒有。”郭漢章誠懇耐心地解釋:“大總統很忙,沒空見你。”怎麼勸解,鹽商就是不走。郭漢章隻好向孫中山通報,孫中山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吩咐郭漢章:“讓他進來吧,我見見這位先生。”

郭漢章把鹽商領到大總統辦公室裡間,鹽商見孫中山立即下跪,行三跪九叩首大禮。孫中山急忙扶起鹽商,說:“都民國了,一切都免了吧。來,到這裡坐下談。”待鹽商坐下,孫中山問:“老先生來此有何事?”老人說:“就想看看大總統是啥模樣。”孫中山哈哈大笑,道:“老人家,你看我不是和大家一樣嗎?總統在職一天就是人民的公仆,是為全國老百姓服務的。”老人問:“離職以后呢?”孫中山慨然回答:“那就跟你一樣嘛,也是老百姓啊!”見到孫中山,十分滿足的鹽商告辭了。孫中山一直把他送到大門口,囑衛士長:“叫輛人力車,把老先生送到下榻的旅館。”衛士長按孫中山吩咐辦了,鹽商很感動。實現夙願的鹽商回到家鄉揚州,向同仁、對親友說:“我不枉此行,總算看到了什麼是民主了!”

到群眾中演講一天,孫中山到夫子廟視察。他未向地方長官通報,來到一家茶館,與幾個衛士各沏一杯茶呷了起來。漸漸,飲茶的人多了,孫中山借助一張茶桌站起來,用手掌圈做喇叭,操起廣東普通話對茶館裡飲茶的群眾演講起來。他氣宇軒昂,精神飽滿,聲調抑揚頓挫,態度和藹可親。他著重闡釋了共和體制是人民當家作主、共商國事的良好制度,最能體現中國人民願望的基本道理。孫中山的演講通俗易懂,簡明扼要,很能打動人心,上百的聽眾無不為之動容。孫中山在演講中與聽眾互動,一面演說一面啟發群眾:“現在已經是共和了,你們已不是大清宣統朝的臣民了!共和的國民,也應該知道什麼是國家大事了!”當大伙知道講演者是當今大總統時,不禁驚訝萬分。忽然,人群中爆發出熱烈掌聲和“大總統萬歲”的口號聲。頓時全場一片沸騰,紛紛擁來看看這位同宣統皇上相抗衡的人長得啥模樣兒。

懲腐肅貪。孫中山對部下雖和藹可親,但原則性很強,有時甚至很嚴厲。總統府秘書處常接到個別官員擾民的報告,孫中山得知大為光火,決定殺一儆百。總統府庶務長繆思敬,在外屢用總統府名義招搖撞騙,買東西一賒再賒,商家上前討賬遭毆打,誰窮追討賬,放言用大炮轟掉誰的家。他還在家私藏槍支彈藥。為此,南京地方人士反映強烈。孫中山即責成江蘇省代理都督庄蘊寬將繆思敬緝拿歸案。庄蘊寬即組建軍事法庭審理,經拘訊判處繆思儆死刑。綁赴當街示眾后繆思儆被槍決,南京百姓人心大快。

1912年4月1日,孫中山正式辭去中華民國臨時總統職務。4月3日,離開總統府。 

推薦閱讀


毛澤東緣何三次倡議學習社會發展史

布衣元帥徐向前:是帥又是兵,曾帶病指揮解放山西全境

陳雲黨建思想對全面從嚴治黨的現實意義

從四次“轉折”看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定力

“中共中央進北平”若干歷史細節

長征中重視讀書:“天當教室地當紙”

董必武長征中曾當特殊連隊“保護神”

延安時期毛澤東如何化解作家的牢騷

周恩來主持起草“九月來信”的前前后后

毛澤東怎樣倡導黨員干部“做老實人”

(責編:楊文全、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