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在英烈家風中感悟理想信念

呂其慶

2017年06月06日08:1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強調:“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上,習近平再次說道:“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史,是中國歷史發展的豐碑,也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愛國主義教育寶庫。從2012年元開始,筆者歷時4年時間,先后採訪了幾十位老一輩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的后代。他們中有李大釗孫子李建生,“延安五老”之一謝覺哉夫人、百歲紅軍王定國,張太雷之女張西蕾,任弼時之女任遠芳,方志敏之女方梅,夏明翰獨女夏芸,左權獨女左太北,何叔衡的第二代后人、第三代后人,陳潭秋次子陳志遠,劉志丹之女劉力貞,冼星海獨女冼妮娜,毛澤民外孫曹耘山,趙一曼孫女陳紅,東北抗日聯軍著名將領楊靖宇的孫子馬繼民,等等。對革命后人的採訪可以說帶有搶救性質,他們中大多已是耄耋老人,甚至有些都已邁入鮐背之年。作為革命后代,他們是父輩崇高革命精神的直接傳承者。他們對父輩經歷和精神的講述,傳承著革命先輩勇於拋頭顱、洒熱血、救中國的紅色基因,是對歷史最真實的還原,更是老一代革命家和革命先烈家風的真實還原。

頂天立地的人最有力量

人的生命隻有一次,再也沒有比生死抉擇更沉重的選擇。是什麼樣的力量讓他們經受住了血與火和生與死的考驗,不惜流血和犧牲?在一次次與革命先烈后代的對話中,我找到了答案:信仰就是引領他的天,人民就是支撐他奮斗的地,他們都是頂天立地的人。世界上還有什麼比頂天立地的人更有力量?!

1.堅定的理想信念來自對馬克思主義真理的追求上。馬克思說過,“過去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運動”。

李大釗是在中國系統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第一人,他從未把馬克思主義當成學術問題或教條,而是將其作為改造社會、改變國家和人民命運的真理和武器,把自己當成革命戰士,直至為了“主義”而英勇犧牲。他的孫子李建生之前在接受採訪時說,“爺爺選擇馬克思主義,除去‘主義’自身的科學和真理的因素外,還取決於他從少年時代就樹立改造中國的理想,他看到了以資本主義為代表的舊制度已經開始走向衰敗,社會主義的萌芽已經開放,未來的中國隻有通過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發展強盛,人民才能擺脫貧困、走向富裕幸福的新時代。”

現在社會上一部分人,甚至有些共產黨員,對“主義”不感冒,甚至不屑,認為“主義”是空談,不解決實際問題。這樣的想法些許像20世紀初隨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一些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認為要少談主義——“空談好聽的‘主義’是沒用的”,把矛頭直指馬克思主義。此時,已接受馬克思主義的李大釗反駁了胡適把“問題”與“主義”割裂開來的錯誤,他說,“我們的社會運動,一方面固然在研究實際問題,一方面也要宣傳理想的主義。這是交相為用,並行不悖的”。顯然,李大釗不反對要解決實際問題,而是要以“主義”指導解決實際問題,他說,“我們唯有一面認定我們的‘主義’,用他做材料做工具以解決具體的社會問題”。

中國共產黨九十多年來的歷史反復証明,馬克思主義決不是一種僵化的教條,恰恰相反,其偉大生命力正在於與實踐密切結合,不斷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隨時代進步而進步,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正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戰勝艱難險阻,取得凱歌前行的輝煌事業的。

2.堅定的理想信念來自對黨領導的革命事業的信心上。冼星海譜寫出“為抗戰發出怒吼,為大眾寫出呼聲”的《黃河大合唱》。自法國留學歸國后,他就對延安抱有熱切憧憬,他曾在寫給妻子錢韻玲的信中寫道:“中國現在已成了兩個世界,國民黨反動派完全墮落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延安才是新中國的發源地。我們走吧,到延安去,那裡有著無限的希望和光明。”1938年,他和妻子來到心中的聖土延安,此后,陪伴著清凌凌的延河水,冼星海把對黨、對人民、對革命事業的熱愛完全傾注在不知疲倦的工作中。冼星海的獨女冼妮娜在接受採訪追憶父親時說,“母親經常擔心他過於疲勞,勸他早些休息,但父親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氣。父親一生夙願就是要用音樂拯救危難中的中國,不顧一切,為黨努力!1939年6月14日是父親生命中最高興、最自豪的一天,他如願加入中國共產黨!”

七十多年過去,《黃河大合唱》依舊震撼心靈,每次唱起這首《黃河大合唱》,她每一個飽含生命力的音符依然敲打人心。而每次唱起這首《黃河大合唱》,我們的腦海中都會浮現一幅畫面:那時,延安的天是碧藍藍的,延安的地是金燦燦的,無數進步青年像冼星海一樣,朝聖般地奔向延安。戰爭年代的飢寒和八百裡秦川也擋不住他們投奔延安的腳步,他們“打斷腳、連著筋,爬也要爬到延安”,這樣的熱血行為是為了什麼?不正是因為他們滿懷著對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事業的無比信任?!

中國共產黨從延安走向全國。在火紅的歲月中,不論是在茫茫雪山的萬裡征程,還是炮火縱橫的千裡疆場,都有一批又一批英烈追隨著黨前行的步伐,他們不畏艱難險阻,更不惜拋頭顱、洒熱血。這樣的信念,這樣的信仰正是源於對共產黨的信任,對黨領導的事業光明前景的堅定信念。

3.堅定的理想信念來自對人民的深厚情感上。左太北是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的獨女,在採訪時,她講述了父親在太行地區發動當地群眾搞生產的情景。“在日寇掃蕩期間,父親發動當地群眾開展生產運動,在清漳河畔開墾土地。日本侵略者想把八路軍困死在太行山上,可是八路軍神通廣大,和群眾一起開展生產運動,把荒灘荒山荒窪窪都變成了寶地。父親常說,‘人民是水,我們是魚,水多了,魚也活躍了’”。

“人民是水,我們是魚,水多了,魚也活躍了”,這生動的語言道出了一條顛扑不破的真理: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人民實現國家富強和生活幸福的核心力量,人民群眾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前進發展的堅強靠山。隻要黨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為人民群眾的幸福安康奮斗,人民群眾就會把心交給黨,黨的事業才會取得最后的勝利。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革命先烈的英雄壯舉,成就了一部氣壯山河的中國革命戰爭史。理想,是所有偉大心靈出發的地方。回望這些英雄人物的人生歷程,他們雖然家世各不相同,經歷也千差萬別,但都有一個鮮明的共同點,那就是,他們追隨代表著正確方向的中國共產黨,為救亡圖存、中華崛起、人民幸福而奮斗終身,為的就是一個理想,靠的就是一種信念。回望中國共產黨九十多年的歷程,面對命運多舛、滿目瘡痍的祖國,面對受盡凌辱、苦不堪言的人民,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站了出來,經受住了血與火和生與死的考驗,不惜流血犧牲,為的就是一個理想,靠的就是一種信念。

傳承堅定信仰,在接力賽中夢想成真

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得益於革命前輩當年的流血犧牲。可以說,沒有當年革命前輩不顧個人私利的選擇,就不會有我們今天安定幸福的生活。革命前輩們好多英年早逝,他們的后代不能像常人一樣沐浴父母大愛,但如他們的父輩一樣,革命先烈的后人也為民族復興、人民幸福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走出血與火的時代,雖然沒有生與死的考驗,但這些革命烈士的后代依然高揚理想信念的旗幟,在本職崗位上踏實奉獻、默默無聞,他們都已將前輩的理想信念融入到自己的血液。

在採訪冼星海獨女冼妮娜時,我曾為她的朴素所深深打動。在她家裡,幾乎沒有一件成品家具,書架是女婿用集裝箱改裝的,桌子、凳子是女婿用廢木板拼裝的。她一雙兒女現今沒有固定住房,租住在外。當年,她隨同江澤民同志赴哈薩克斯坦為冼星海故居紀念牌揭幕,江澤民曾關切地問她生活上有什麼困難,她沒有提任何要求。而那時,她一家四口還住在工廠14平米的收發室裡,屋頂的老鼠夜裡鬧,會突然掉到他們臉上﹔她經常沒有意識到自己穿的衣服被老鼠咬破,直到同事提醒她才感到尷尬。

劉志丹的獨女劉力貞,一位有著近七十年黨齡的老共產黨員,與父親戎馬倥傯的經歷不同,她終身與醫學相伴,並將根扎在生養自己的三秦大地。在20世紀60年代陝北遭遇大旱時,她主動到災害最重的縣鄉巡診﹔新四軍政治部主任袁國平獨子袁振威,靠勤勉治學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作戰指揮學科帶頭人﹔毛澤民外孫曹耘山上過戰場打過仗,指揮的步兵營榮立集體二等功,本人立三等功,如今已退休,將所有精力放對前輩檔案的整理上﹔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第二代第三代后人大多在務農……

採訪中,他們說得最多的就是“不忘前輩、不辱使命”“不能給前輩抹黑”“要倍加珍惜革命前輩用血肉生命換來的幸福生活”……他們形成的一個共識就是:我們今天所取得的輝煌成就離不開前輩們的流血犧牲,未來的發展離不開理想信念的指引。一個沒有理想信念的政黨更不可能領導偉大的事業,一個丟失精神家園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

馬克思說過,“我們的事業並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九十多年彈指一揮間,先輩們的追求在一定程度已轉化為今天中國發展的現實:今天的中國共產黨已經成長為擁有8700多萬黨員的全世界最大的執政黨,今天的中國已成為經濟總量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今天的中華民族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於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夢,是一個理想,是一面精神旗幟。習近平同志指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新的歷史時期,面對更加艱巨的改革發展任務,我們需要把革命先烈對理想信念的執著和堅定,傳遞到每一個共產黨員的頭腦中,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矢志不渝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

(《英烈門風》一書作者 呂其慶)

《英烈門風》,呂其慶 編著,人民出版社出版。

《英烈門風》一書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張全景:從英烈門風重溫理想信念

宇文利:用革命家風述說理想點亮人生

《英烈門風》一書目錄

推薦閱讀


2017年,你不可不知的6個黨史國史紀念日

毛澤東的文化自信和美學精神源自哪

紅軍裡為何流傳“毛委員有主意”

領略毛澤東詩詞裡的四大情懷

毛澤東的批評藝術:有如良醫看病

周恩來與共產黨人老戰友何香凝的深情厚誼

1955年許世友特批哪位小學校長保留軍籍

哪對姐妹被周恩來譽為“長征姊妹花”

賀炳炎甘當“補缺官”一生“五下五上”

黎東漢:與紅色電波同行的開國將軍

(責編:趙晶、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