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賀敬之與《八一之歌》

鄭學富

2017年07月27日14:23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賀敬之與《八一之歌》

任文化部副部長時的賀敬之

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

40年前,我國現代著名詩人和劇作家賀敬之復出后,在病榻上寫下了一首600多行的長篇詩歌———《八一之歌》。詩中回顧了建軍50年以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艱難開拓與不斷進取的光輝歷程。

賀敬之以自己慷慨激昂的情懷,為建軍50周年獻上了一份禮物……

“時殊酒味似,慷慨賦新章”

“呵,暴風雨中,我們燦爛的軍旗!……呵,暴風雨中,我們血染的軍旗!……呵,暴風雨中,我們永不變色的軍旗!……呵,暴風雨中,我們更加鮮艷的軍旗!”

40年前,剛復出不久的詩人賀敬之在病榻上創作了長詩《八一之歌》,連續四次用“暴風雨中的軍旗!”概括了當時我軍建立50年來的光輝歷程。這首長詩,今天讀起來仍然令人激情澎湃,因為這不是一首獻給建軍節的普通贊歌,而是詩人在歷經暴風雨之后發自肺腑的詠唱。正如賀敬之在詩的開篇所寫的那樣:“當一場歷史的暴風雨,剛剛過去———那難忘的戰斗呵,剛寫下難忘的記憶……祖國的萬裡晴空呵,飄揚著我們燦爛的軍旗!……”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結束。當時,黨中央派幾位將軍進駐意識形態部門。曾任軍人大使的耿飚接管國家廣播事業局,並主持宣傳口的工作。時任北京軍區副政委的遲浩田接管《人民日報》。

當時,賀敬之的編制在人民日報社,而人卻在石景山鋼鐵廠下放勞動。盡管遲浩田不認識賀敬之,但是他在戰爭年代就看過賀敬之創作的歌劇《白毛女》,建國后又讀過賀敬之創作的政治抒情詩。身為一級戰斗英雄的遲浩田有一位同為一級戰斗英雄的好朋友劉奎基。當年劉奎基和賀敬之同為青年代表團的成員,一起出國訪問,此后兩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劉奎基不止一次在遲浩田面前提起、介紹賀敬之。所以遲浩田與賀敬之雖未謀面,但是神交已久。

遲浩田得知賀敬之尚在勞動改造后,在一次宣傳新聞口的匯報會上,向耿飚匯報了賀敬之的情況。耿飚聽了匯報后,干脆堅決地說:“這樣的同志,還不立即解放,讓他回來工作?!”

有了耿飚的表態,賀敬之很快被召了回來,恢復工作,參加文化部核心組,負責藝術口的工作。文化部是文化大革命期間的重災區,撥亂反正的任務比較重。賀敬之盡管身體不好(年輕時曾得過肺結核),但是他卻滿腔熱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崎嶇憶蜀道,風濤說夜郎。時殊酒味似,慷慨賦新章。”(賀敬之《飲蘭陵酒》)這幾句詩抒發了賀敬之當時的情懷。

此時的賀敬之豪情滿懷,夜以繼日地組織文藝界揭批“四人幫”,平反冤假錯案。但是由於“兩個凡是”的阻力,影響了解放思想和業務工作的開展。更有甚者,說賀敬之不是核心組的正式成員,耿飚的報告上面沒批准,等等。心力交瘁的賀敬之肺結核病復發了,住進了醫院。

下一頁
(責編:姜萍萍、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