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致我深愛的中國——烈士遺書的故事》連載(4)

胡秉鐸寫給父親的遺書:為布爾什維克而死 雖死猶生

2019年06月27日08:1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胡秉鐸(1902—1927),貴州省榕江縣古州鎮人,1919年考入貴州省立政法專門學校,1923年考入北京朝陽大學。1924年8月,考取黃埔軍校第二期步兵科,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貴州青年》編輯、《青年軍人》周刊總編輯、“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負責人,1925年兩次參加東征,后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部機要秘書。1926年7月,參加北伐,先后任東路軍總指揮部第一科上校科長、第一師政治部主任。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被何應欽派人秘密殺害,年僅25歲。

因事被警察廳下獄了,兒已失去自由,望家中不必挂念,干革命總是要有死難的,為布爾什維克而死,雖死猶生。

                                                  兒 秉鐸

胡秉鐸寫給父親的遺書

在給父親寫下遺書不久,胡秉鐸被秘密殺害於南京,年僅25歲。

胡秉鐸幼年時被過繼給叔父胡宗澤作嗣。胡宗澤是清末秀才,曾任貴州榕江商會會長、縣參議會副議長、榕江縣學校管理員等職,家資甚殷,為榕江首富。胡秉鐸6歲啟蒙讀書,8歲進入榕江七年制高級小學,15歲就讀於私塾。他立下遠大志向,常對同學說:“齊家治國平天下,由吾輩擔當。”1918年,胡秉鐸養父為讓他精修學業,特在家辦“專館”,厚金從鄰縣黎平請來飽學之士陳錫侯,對他精心教授。胡秉鐸學識與日俱增,被人視為“神童”。陳錫侯認為胡秉鐸“器宇非凡,倘四海游學,精琢可成大器”,建議其父送他到貴陽求學深造。

1919年,胡秉鐸考取貴州省立政法專門學校。求學期間,受到五四運動和民主革命思想的影響,胡秉鐸立下濟世拯民的志向。1923年2月,胡秉鐸考入北京朝陽大學。入學后,他大量閱讀進步書籍,初步接受了馬克思主義。1924年1月,在周逸群的邀請下,胡秉鐸赴上海創辦《貴州青年》。1924年8月,經鄧中夏推薦,胡秉鐸從上海前往廣州,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黃埔軍校第二期步兵科。不久,胡秉鐸在校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當時胡秉鐸的共產黨員身份尚未暴露。中共兩廣區委決定,讓胡秉鐸以國民黨左派的身份,撰文反擊國民黨右派組織的“孫文主義學會”。胡秉鐸撰寫了多篇文章,在《國民革命與社會革命》一文中,他指出:“國民革命與社會革命都是站在一條聯合戰線上,互相依賴、互相幫助,前者的成功固然影響於后者,后者的勝利亦有助於前者。”我們“需要一個國民革命,以求推翻資本帝國主義與打倒本國封建軍閥。這個需要,乃是中國人民的普遍要求,也是資本帝國主義及國內封建軍閥雙重壓迫中國人民之反映”,“若是不是資本帝國主義與封建軍閥的走狗,都應參加,應該努力”。這篇論述嚴謹、富有激情的文章,有力地駁斥了“孫文主義學會”的謬論,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在黃埔軍校學習期間,胡秉鐸經常給家裡和家鄉好友寫信,向他們宣傳革命思想,動員好友投身革命。他多次動員父母變賣家中的房屋、田地和山林,救濟貧苦農民。他說,不久的將來,嶄新的社會將會來到人間。可見他對革命勝利和美好社會的到來充滿信心。

1926年3月,中共兩廣區委為進一步加強統戰工作,決定把滇、桂軍中的青年軍人團結起來,成立以青軍會會員為骨干的西南革命同志會,並定於3月12日在廣州大佛寺召開成立大會。“孫文主義學會”頭目知道后,揚言“血洗會場”,妄圖破壞成立大會的召開。中共兩廣區委得知這一情報后,及時做出應對武裝襲擊的部署,確定由胡秉鐸和毛景州負責會場的保衛工作。

成立大會進行中,來自“孫文主義學會”的楊引之、王惠生前來會場搗亂。王惠生趁混亂之機,拔出手槍要向大會主持人射擊。千鈞一發之際,毛景州伸出手壓住王惠生握槍的手。胡秉鐸一個箭步跳到王惠生的身后,一把奪過他的手槍,同時用手槍對准王惠生的胸脯,大喊道:“誰要動手,我就斃了他!”胡秉鐸、毛景州將“孫文主義學會”的人逼退場外,使大會得以順利進行。這便是有名的“大佛寺事件”。

伴隨著革命運動的迅速發展,國民黨右派掀起的反共逆流也在滋長。中山艦事件后,中共黨員被迫退出國民革命軍第一軍和黃埔軍校。由於胡秉鐸尚未暴露身份,與第一軍軍長何應欽是貴州老鄉,私交也不錯,中共兩廣區委決定留他在第一軍從事情報工作。其間胡秉鐸收集了許多情報、資料,直接提供給周恩來。

1926年7月,胡秉鐸隨東路軍踏上北伐的征程,先后擔任東路軍總指揮部第一科科長和第一師政治部主任。國民革命軍佔領南京后,蔣介石為篡奪革命果實,暗中策劃軍事行動,以排斥打擊中國共產黨在軍隊中的力量。

胡秉鐸得知這一重要情報后,立即設法將此情報報告第二軍第六師師長戴岳、黨代表蕭勁光,並叮囑他們“人不能離隊,師部不能駐南京,要駐浦口”。蕭勁光、戴岳根據胡秉鐸提供的情報,將部隊開往湖北,從而挫敗了蔣介石的陰謀。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大肆逮捕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隨后發動了血腥的“清黨”。黃埔軍校學生因信仰主義的不同分為國共兩個陣營。追隨蔣介石的黃埔生作為“天子的門生”成為國民黨軍界炙手可熱的人物。

時任北伐軍東路軍第一師政治部主任的胡秉鐸不為所動,堅守自己的政治信仰,在腥風血雨中置生死於度外,繼續無悔的革命征程,經常與革命同志談話,趕赴黨的秘密機關開會。在一次召開黨的秘密會議時,有人向何應欽告密,胡秉鐸被南京公安局逮捕。

胡秉鐸入獄后,何應欽慕其才華,軟硬兼施誘其投降。胡秉鐸不為利誘,堅貞不屈。獄中,他在給父親的信中寫道:“干革命總是要有死難的,為布爾什維克而死,雖死猶生。”充分表現了他直面生死、一往無前的大無畏革命精神。

“我們死,死則死於反革命手裡方痛快﹔我們生,生則生於同志們中間方美善。”這是胡秉鐸生前對同志們說的話,說明他早已做好為革命獻身的准備。他的一生保持了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和革命英雄主義氣概。

作為南京雨花台的著名烈士,胡秉鐸一直沒有照片。南京雨花台工作人員1998年遠赴貴州,去省黨史辦想找到一張照片。黨史辦提供了一本傳記——《貴州英烈》,上面也沒有照片。后來在廣州找到了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合影,工作人員從中發現了胡秉鐸。

2010年,胡秉鐸的侄孫女回貴州老家,找到了他的兩篇手跡,其中一篇就是開篇那封給父親的信。

(責編:吳兆飛、曹淼)
相關專題
· 圖書連載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