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致我深愛的中國——烈士遺書的故事》連載(5)

陳覺趙雲霄遺書:為了救助全中國人民的父母和妻兒犧牲自己

2019年06月28日08:3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陳覺(1903—1928),原名陳炳祥。湖南省醴陵市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趙雲霄(1906—1929),又名趙鳳培。河北阜平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兩人作為第一批先進的中國青年,於1925年冬進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在學習期間結為夫妻,1927年一道回國參加革命。1927年11月,趙雲霄隨陳覺到湖南醴陵參加了年關暴動。不久他們被調回中共湖南省委機關,組建湘南特委。1928年4月,由於叛徒告密,他們分別被敵人逮捕。1928年10月,陳覺就義,年僅25歲。1929年3月,趙雲霄就義,年僅23歲。

 

雲霄我的愛妻:

這是我給你的最后的信了,我即日便要處死了,你已有身(孕),不可因我死而過於悲傷。他日無論生男或生女,我的父母會來撫養他(她)的。我的作品以及我的衣物,你可以選擇一些給他(她)留作紀念。

你也遲早不免於死,我已請求父親把我倆合葬。以前我們都不相信有鬼,現在則唯願有鬼。“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並蒂蓮,夫妻恩愛永,世世締良緣。”回憶我倆在蘇聯求學時,互相切磋,互相勉勵,課余時間閑談瑣事,共話桑麻,假期中或滑冰或避暑,或旅行或游歷,形影相隨。及去年返國后,你路過家門而不入,與我一路南下,共同工作。你在事業上、學業上所給我的幫助,是比任何教師任何同志都要大的,尤其是前年我本已病入膏肓,自度必為異國之鬼,而幸得你的殷勤看護,日夜不離,始得轉危為安。那時若死,可說是輕於鴻毛,如今之死,則重於泰山了。

前日父親來看我時還在設法營救我們,其誠是可感的,但我們寧願玉碎卻不願瓦全。父母為我費了多少苦心才使我們成人,尤其是我那慈愛的母親,我當年是瞞了他(她)出國的。我的妹妹時常寫信告訴我,母親天天為了惦念她的在異國的愛兒而流淚,我現在也懊悔此次在家鄉工作時竟不去見他(她)老人家一面,到如今已是死生永別了。前日父親來時我還活著,而他日來時隻能看到他的愛兒的尸體了。我想起了我死后父母的悲傷,我也不覺流淚了。雲!誰無父母,誰無兒女,誰無情人!我們正是為了救助全中國人民的父母和妻兒,所以犧牲了自己的一切。我們雖然是死了,但我們的遺志自有未死的同志來完成。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此祝

健康

並問

王同志好!

                        覺手書

                      1928年10月10日

這是陳覺烈士給妻子趙雲霄的一封信。信中所言的王同志指陳覺、趙雲霄的婚姻介紹人王希閔,當時也被關押在長沙陸軍監獄,與陳覺同日遇害。

革命烈士陳覺與趙雲霄是一對年輕的伉儷,他們同於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於同年冬被黨組織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

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期間,陳覺與趙雲霄由相識到相知,最終結為革命伴侶。在簡朴的婚禮上,他們宣誓以革命事業為共同的奮斗目標,相約為革命奉獻一生。

1927年9月,正當全國籠罩在白色恐怖之時,陳覺與趙雲霄學成回國。11月,兩人受黨組織委派回到家鄉湖南醴陵,發動醴陵年關暴動,帶領農民開展武裝斗爭。武裝斗爭失敗后,陳覺、趙雲霄被調往長沙省委機關工作,與國民黨進行地下斗爭。1928年夏,陳覺出任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員。兩人就此分開,而再相見時,卻是在長沙的監獄裡。已懷有身孕的趙雲霄於當年9月因中共湖南省委遭破壞而被捕﹔陳覺於10月在主持中共湘西特委工作期間,在常德被捕。被捕后的趙雲霄與陳覺均被關押在長沙陸軍監獄,革命伉儷咫尺天涯!面對敵人的酷刑和威逼利誘,兩人都大義凜然,不為所動。陳覺還痛斥了利用鄉情前來勸降的一個法官。不久,敵人匆匆將兩人判處死刑。

1928年10月14日,陳覺未能見到自己的孩子,英勇就義,年僅25歲。趙雲霄因懷有身孕,刑期推遲5個月。在這延長的5個月中,趙雲霄將失去丈夫的悲憤深深地埋在心中。為了孩子,她堅強地面對著獄中的一切。翌年2月的一天,趙雲霄在獄中生下一名女嬰。這個不幸的女嬰一出生就面對著人世的不幸。趙雲霄流著淚將孩子抱在懷中,呼喚著自己和陳覺早已想好的名字——“啟明”!3月26日,趙雲霄為孩子喂完最后一次奶,在長沙從容赴死,年僅23歲。

在犧牲前兩天,趙雲霄給女兒寫下了一封絕筆信,她這樣寫道:

啟明我的小寶貝:

啟明是我們在牢中生了你的時候為你起的名字,這個名字是很有意義的。因為有了你4個月的時候,你的母親便被湖南清鄉督辦署捕於(到)陸軍監獄署來了。當時你的母親本來(是)立時(處)死的罪,可是因為有了你的關系,被督辦署檢查了四五次,方檢查出來,是有了你!所以為你起了個名字叫啟明(與你同樣同生一個叫啟蒙)。小寶寶!你是民國十八年正月初二日生的,但你的母親在你才有一月有(又)十幾天的時候,便與你永別了。小寶寶!你是個不幸者,生來不知生父是什麼樣,更不知生母是如何人?小寶寶!你的母親不能扶(撫)養你了,不能不把你交與你的祖父母來養你。你不必恨我,而(要)恨當時的環境!

小寶寶!我很明白的(地)告訴你,你的父母是共產黨員,且到俄國讀過書(所以才處我們的死刑)。你的父親是死於民國十七年陽歷十月十四日,即古歷九月初四日。你的母親是死於民國十八年陽歷三月二十六日,即古歷二月十六日。小寶貝!你的父母,你是再不能看到,而(且)也沒有像(相)片給你,你的母親所給你的記(紀)念隻有像(相)片和衣物及一金戒指,你可作一生的惟一的記(紀)念品!

小寶寶!我不能扶(撫)育你長大,希望你長大時好好的(地)讀書,且要知道你的父母是怎樣死的。我的啟明,我的寶寶!當我死的時候你還在牢中。你是不幸者,你是這個世界上的不幸(者)!更是無父母的可憐者。小明明!有你父親在牢中給我的信及作品,你要好好的(地)保存。小寶寶!你的母親不能多說了。血淚而成。你的外祖母家在北方,河北省阜平縣。你的母親姓趙,你可記著。你的母親是二十三歲上(時)死的。小寶寶!望你好好長大成人,且好好讀書,才不負你父母的期望。可憐的小寶貝,我的小寶寶!

                 你的母親於長沙陸軍監獄署淚涕

                  一九二九年三月二十四日

趙雲霄在信中那一聲聲“小寶寶”的呼喚,分明是一曲人間親情的絕唱,令人感到一顆搏動著的滴血的心所包含著的強烈的獻身精神和偉大的母愛。

讀著這已泛黃並破損的兩封遺書,從那流暢工整的筆觸中,看不到兩個將死之人的恐懼,感受到的只是共產黨人面對死亡的從容和滿腔真情的流露。

令人痛心的是,被祖父母從監獄接出后撫養的小啟明,並沒有像母親希望的那樣“長大成人”,而終因體弱多病在4歲時夭折。一個家庭就這樣全部奉獻給了革命事業!

現在,陳覺給趙雲霄和趙雲霄給女兒的兩封遺書,並排陳列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博物館的一個展櫃中,使無數觀看者感動垂淚,同時也從中獲得精神上的巨大激勵和啟迪。

(責編:吳兆飛、萬鵬)
相關專題
· 圖書連載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