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致我深愛的中國——烈士遺書的故事》連載(7)

袁國平致侄兒書:以殉道者的精神 為革命服務

2019年07月02日08:1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袁國平(1906—1941),原名袁裕,字醉涵,湖南省邵東縣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四期畢業后參加北伐戰爭。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起義失敗后赴上海,后進入中央蘇區,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和長征。全民族抗戰爆發后,任中共中央東南分局(后改為東南局)委員、新四軍政治部主任,參與領導新四軍向皖中、皖東、蘇南、蘇中敵后進軍,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協助葉挺、項英進行建軍和統戰工作。1941年1月15日,在皖南事變中犧牲,時年35歲。

振鵬賢侄如見:

廿四來信收到,知家中甚安,你的學業進步,甚為慰藉。

敵自攻陷粵漢后,勸和誘降失敗,速戰速決無望,幾經周折,最近始決定繼續掙扎,企圖攻我西北,截斷中蘇交通,窺伺西南,威脅滇越鐵路,乃至滇緬公路,其目(此處殘損)(的)在斷絕中國之一切外援。但是敵人這種企圖是不易實現的,因為敵愈深入愈困難,兵力分散,交通延長,后方空虛,地形不利,而我則前有正規軍頑抗,后有游擊隊積極行動,前后夾擊,必使敵人之泥足越陷越深。你應告訴家裡,中國抗戰前途很好,最后定可戰勝日本,隻不過要經過一個長期的艱苦奮斗。

因目前敵之主要進攻方向是西北與西南,故長沙危而復安,寶慶更無問題。千萬不要誤信謠言,致影響家庭不得安居。

我因親臨南京、江寧、鎮江、丹陽、蕪湖……一帶最前線視察過一次,費時約兩月。故此不能與家中多通訊,以后當於百忙中時常寫信來。

前方並不危險,請祖母大人放心、因為日本鬼子並不那樣可怕,隻要會打戰(仗),敵人的飛機大炮都有辦法對付的。一年多,我們在大江南北共打了貳佰廿(二百二十)多次的戰(仗),都是勝利的,有了這一年打鬼子的經驗,我們以后更有自信了。

你還沒有看過日本鬼子麼?我們這裡捉著一批日本俘虜,可惜隔得遠了,不然,你到(倒)可以來看一看。

你爸爸有信來嗎?他有兩個月沒有來信了,前次曾去電致問,據想是平安的吧!

在寶慶設有八路軍辦事處,據說負責人是王凌波,此人知道我,你可去頑頑(玩玩)。

家中生活不很困難嗎?據我想,一年以內大概不會發生大的困難的?此刻我身無分文,無法幫助家裡,因為我們都是以殉道者的精神為革命、為國家民族服務的。或許有人要說我們是太不聰明了,然而世界上應該有一些像我們這種不聰明的人。請家裡不要想將來的生活怎麼辦,因為中國正在大的變動之中、中國抗戰成功,不愁無飯吃﹔抗戰不幸失敗,則大家都當亡國奴。所以我希望家在這方面能夠想得遠大些,能夠原諒我!

你嬸嬸身體很好,大約五六月間她才會休息的。此間環境很好,女伴很多,請家裡放心。

工作太忙了,不然我也想回家來看一看,還是讓抗戰成功再與你們歡聚吧!

你在中學畢業后,我准備介紹你到另一個地方去學習,望努力科學的(地)研究,學校中有英文一課麼?能夠學會英文,對於將來研究世界近來的學識是有助益的。

千萬要好好保養身體,鍛煉體格是准備擔當大事業的前提。

祖母大人慈照已經收到,白發似乎又添了幾根,大概是為珍珍氣白的吧?勸祖母大人不要氣呵!第二個更可愛的你的弟弟或妹妹又將出世了呵!

付來一些書籍和此間的出版物給你,以供你課余之參考。

此祝

努力學習

醉涵字

並問

祖母大人和你母親的近好

這封家書是袁國平於1938年12月寫給侄兒袁振鵬的回信,這年袁振鵬14歲,在家鄉湖南邵東的一所初中求學。

1925年,袁國平在黃埔軍校學習時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偉大事業中,用熱血和生命詮釋了對黨、對人民的無限忠誠。而他在皖南新四軍的時日,是他一生中工作最具創造性、成果最輝煌、生活最豐富多彩的一頁。

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后,袁國平懇請黨中央派他到抗日前線工作,並堅定地表示“願為我中華民族之生存、解放和奪取抗戰的最后勝利而英勇戰斗,縱然捐軀疆場,死而無憾”的決心。1937年10月,新四軍組建。新四軍活動的華中地區,是敵偽統治的核心地區,也是國民黨極力爭取的地區,斗爭錯綜復雜。要在敵偽夾縫中奮斗和成長壯大,堅持抗戰到底,離不開強有力的政治工作。因此,政治部主任的人選就顯得極為重要。經過反復權衡、精心挑選,毛澤東想到了袁國平,他長期擔任軍隊政治工作的重要職務,有著出色的表現和豐富的經驗,他所展現出的政治工作方面的才華,給毛澤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毛澤東贊譽他為“紅軍的宣傳鼓動家”。3月18日,毛澤東致電項英:中共決定派袁國平為新四軍政治部主任,鄧子恢為副主任。電報還特別強調:“袁政治開展,經驗亦多,能擔負獨立工作。”之后,中央委派袁國平任新四軍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東南分局委員、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新四軍分會委員。4月,袁國平到皖南后,認真貫徹黨中央、中央軍委賦予的使命和毛澤東同志的諄諄囑咐。他和新四軍的其他領導同志一起,在大江南北開展抗日游擊戰爭的同時,發展新四軍,開辟和建立根據地。新四軍部隊編組僅10天,就陸續向蘇南、蘇皖邊、皖中和皖東敵后挺進,完成了在大江南北的戰略展開。在創建抗日根據地過程中,部隊也不斷發展壯大。其中,由蘇南派第四團、第六團及游擊武裝一部沿江佔領蘇北沿江地帶,改編為新四軍挺進縱隊和蘇皖支隊,為向蘇北發展打下了基礎﹔由皖南渡江到皖中的有3個營(即軍部特務營、第四團第一營、第五團第三營),成為江北游擊縱隊和挺進團的骨干和基礎,將第四支隊擴編為第四、第五兩個支隊,后又建立了第六支隊﹔成立教導隊、教導總隊,袁國平親自兼任教導總隊政委,傳授紅軍的傳統和八路軍的經驗,培養干部5000名以上,為新四軍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組織基礎。

在1938年12月24日,袁國平收到侄兒袁振鵬的家信,此時袁國平正在南京、江寧、鎮江、蕪湖一帶前線視察,回來后立即給侄兒袁振鵬回信。

袁國平是一個堅定的革命者,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革命事業之中。但袁國平同時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同樣愛自己的母親,愛自己的親人。自古忠孝不能兩全,袁國平自離開家鄉后,回家省親隻有三次,每次都是過一兩天就走。盡管公務繁忙,但有空的時候,他就會給家裡寫寫信,寄些照片,以表達對母親和親人的思念之情。從到皖南至皖南事變前夕兩年多時間裡,有據可查的,袁國平給家裡共寫過18封信,信中無不表達出對抗戰前途充滿信心,願為國家民族犧牲一切的決心,始終沒有忘記對母親的思念,對同輩晚輩的關愛。濃濃親情躍然紙上。

袁國平在這封家書中,對抗戰勝利充滿信心。當時,“亡國論”盛行,他在信中分析了抗戰形勢,得出了“中國抗戰前途很好,最后定可戰勝日本,隻不過要經過一個長期的艱苦奮斗”的結論,展現了共產黨人的堅定意志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此刻我身無分文,無法幫助家裡,因為我們都是以殉道者的精神為革命、為國家民族服務的”,充滿了革命者的無私奉獻精神。那時,袁國平家人的生活實在困難。據袁國平的侄女袁素民、侄女婿黃光楚回憶:“沒有大米,靠吃紅薯充飢。沒有油,隻好用水煮點辣椒下飯。他母親年邁體弱,很難咽下。但是,她愛撫自己的兒子,體諒自己的兒子,從不讓家人寫信告訴袁國平。”

袁國平十分關心侄兒的學習、成長。在信中,他讓侄兒去設在寶慶的八路軍辦事處多接觸一些八路軍戰士,了解他們的革命思想和抗戰決心。他隨信給侄兒寄了一些書籍和出版物,希望他課余時間多看看,接受一些革命思想的熏陶,同時鼓勵侄兒學習英文,“對於將來研究世界近來的學識是有助益的”。此外,袁國平也沒忘記把妻子又將臨盆的消息告知家人,再為人父的喜悅心情,給這封家書增添了暖暖親情。

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后,國民黨頑固派加緊制造反共摩擦活動。1941年1月4日,奉命北移的新四軍軍部及其所屬皖南部隊9000余人,從雲嶺駐地出發繞道北上。1月6日在安徽涇縣茂林地區,突遭國民黨軍隊七個師8萬余人的包圍襲擊。新四軍部隊英勇奮戰七晝夜,終因寡不敵眾,彈盡糧絕,除約2000余人突出重圍外,一部被打散,大部壯烈犧牲或被俘。1月14日晚,袁國平在皖南事變突圍中,身中四彈,躺在突圍部隊前進的路旁,渾身血肉模糊,不能行走。軍部衛士連副連長李甫及戰士們想背著他走。袁國平吃力地讓李甫他們趕快突圍,保留革命的種子。戰士們不肯把他丟下,就用樹枝扎了副擔架,抬著他走。天亮前,趕到青弋江邊。渡河時被敵人發現,密集的子彈飛來,戰士一個一個倒下,袁國平也掉進水中。戰士們前赴后繼把他抬起,邊打邊強渡,激戰約40分鐘才到達對岸章家渡。渡河時袁國平再度受傷,身體極度虛弱。他掙扎著把一個筆記本和7塊大洋交給李甫,向戰士們交代完后,乘戰士們不備,悄悄摸出手槍,對准自己的太陽穴扣動了扳機,踐行了他在皖南部隊突圍動員時所講的“如果我們有100發子彈,要用99發射向敵人,最后1發留給自己,決不當俘虜!”的戰前誓言。

在這封家信的末尾,袁國平寫道:“工作太忙,不然我也回家看一看。還是抗戰成功再與你們歡聚吧!”他的母親和家人,等待抗戰的勝利,等待著兒子歸來。可是,終沒能實現信中的願望,寫這封信的一年后,袁國平以身殉國,犧牲時年僅35歲。皖南事變后不久,在隴海鐵路鄭州站工作的袁國平的大哥袁醉如從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得知弟弟壯烈犧牲的消息。

1953年,已是蘭州軍區干部文化學校教員的袁振鵬還寫了一篇紀念叔叔袁國平的文章,深深地表達了自己的崇敬和懷念。

(責編:曹淼、萬鵬)
相關專題
· 圖書連載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