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运用数字技术提升参观体验——穿越时空的红色记忆 图为参观者在红岩革命纪念馆数字体验厅体验VR项目。 本报记者 常碧罗摄 核心阅读 走进博物馆,除了看实物、听讲解,还可以观看3D影片、VR影像,从中感受历史记忆。近年来,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探索运用数字技术提升参观体验,使革命文物展示更加鲜活生动,红色文…【详细】
731部队用盟军战俘做传染病实验 近年来,日本731部队与沈阳盟军战俘营的相关历史,受到了中国和日本方面相关学者的关注,许多档案资料和口述历史被挖掘和收集,相关的考证和研究成果陆续发表,使世人能够比较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二战期间日本731部队针对沈阳盟军战俘营盟军战俘的一次特殊隐秘行动的实施过程。 731部队进驻盟军战俘营…【详细】
中国空军突袭日本本土 日军侵占武汉后,依仗其空军优势肆意空袭。为打击敌人的气焰、振奋士气,经过周密准备,中国空军的两架飞机远征日本,在投撒“纸弹”后胜利返航。此次壮举不仅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更为抗战中的中国博得了世界人民的广泛同情和尊敬。 空袭松山机场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中日两国空军力量悬殊…【详细】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见证抗日救亡,如今建成纪念馆——生动再现历史 传播红色文化 广西桂林市区中山北路14号,坐落着一幢白色两层砖木楼房,桂北民居建筑风格,气质笃厚、安静。这里曾是一个卖酒铺子,伫立于此已有八十余载,它见证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见证了桂林人民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这座楼房还有一个更为令人瞩目的身份——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 1938年10月,随着广州、武汉等…【详细】
“树叶报”和“萝卜字” 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我军的新闻工作者,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因地制宜,用各种“土办法”坚持出版发行报刊,为巩固我党的舆论阵地、推动我党新闻宣传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930年12月,蒋介石调集10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红军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诱敌深入,俘国民党总指…【详细】
解放军最早的仪仗队 1946年初春,为迎接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上将,展现人民军队的风采,中共中央决定组建一支仪仗队。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某团挑选了500名年轻、精干、仪表端正的战士,编为3个连,组成了我军历史上第一支临时仪仗队,由团长罗少伟、政委魏志明负责带队。 为参加作战、训练和生产劳动,仪仗队官兵平时穿…【详细】
一八一师的千里追歼战 1949年11月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主力,第一、第四野战军各一部,在地方武装配合下,打响了解放西南的战斗。为配合主攻部队迂回包抄,位于宝鸡地区的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十八兵团等部,佯攻秦岭,使国民党军高层误认为解放军的主攻方向在川北,从而将胡宗南集团的大部分兵力滞留于秦岭地区。当解放军二野等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