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 党史频道 >> 在毛主席身边二十年
中央文献出版社   孙勇 著
 
内容介绍  
《在毛主席身边二十年》
  本书通过孙勇同志的亲历亲闻亲见,如实记述和反映一个贴身警卫员心目中的毛主席形象,使读者能了解毛主席的个性举止、工作作风、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展现出一个有血有肉、形象鲜活的领袖形象。

  【作者自序】我出生在河北省大城县(原河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六岁丧父,七岁时母亲改嫁,我和弟弟跟着伯父三人一起生活,常年吃糠咽菜度日。一九三八年八月我参加了八路军,那时只有十二岁。
  一九四七年五月我荣幸地被选调到毛主席身边工作长达二十年。这二十年使我受益终身。我永远忘不了毛主席。【详细】

    【内容及作者简介】【全书目录】
 
作者简介
孙勇
  孙勇:1926年生于河北省大成县(原河间县)贫苦农民家庭。
  1938年8月,12岁时参加八路军,在120师358旅供给部当勤务员,后任通讯员和警卫员。
  1945年10月入党。1947年5月被选调到毛主席身边工作,先后担任毛主席的警卫员、副卫士长等职长达20年。
  曾任中央警卫局副局长兼中央警卫团团长,1991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8年离休。【详细】
精彩章节  
第一部分
  一九二六年三月,我出生于河北省大城县(原河间县)北亮村。一九三八年八月,年仅十二岁的我参加了八路军。在那战火纷飞的艰苦岁月,有两件事决定和影响了我后来的军旅人生。
  一件事是,我与马尾巴结下了生死情谊。当年,抗日战争环境严酷,而我年幼体弱,行军走不动,尤其是夜行军跟不上部队,全靠同志们帮我背被包或拉着我走,有时累得哭鼻子。后来,我找了个“窍门”,拉着马尾巴行军,这样既省力又不拖累其他同志。一九四○年春,我旅奉命从河北省调入晋西北地区,要通过日军严密封锁的同蒲铁路线,趁夜从平川连续急行军一百二十多华里进入山区。我当时就是死死拉住马尾巴不放,终于艰难地越过了日本鬼子的封锁线。马尾巴救了我的命。否则,我就有可能牺牲了。【详细】
·一整宿没合眼
·窦尔墩和《盗御马》
·给贺龙的一个建议
·遭遇最惊险的一次敌机轰炸
·乡亲们感谢毛主席
·从西柏坡到北平城
·在香山双清别墅
第二部分
  毛主席和党中央机关进北京后暂驻香山。当时作这个选择,主要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但从工作上考虑则多有不便。毛主席进城会客、开会,来回费时又费力。这期间,有人建议中央机关搬到中南海办公,但毛主席不同意。他说凡是皇帝住过的地方他都不住。同时也有专家建议保护北平老城。中央曾经设想在复兴门到石景山一带(当时这些地方还大都是农田和菜地)建新城,并在万寿路地区修北京中南海丰泽园。建中央领导办公和居住的地方。后来由于朝鲜战争爆发,加上经济很困难,在万寿路只建了六所房子就停建了。这六所房子组成一个院落,人们称为“新六所”。中央同时决定,在新的办公地点未建好之前,为工作的方便,中央机关和中央领导人暂搬到中南海办公。【详细】
·进驻中南海
·中海边散步
·游览瀛台、静谷
·整修丰泽园
·一次外事活动
·黄呢子中山服
·夜宵和冰块降温
·登玉泉山
第三部分
  一九五三年二月十四日(农历正月初一)上午八时,叶子龙找李银桥和我说:主席要乘专列去武汉和南京视察,你们抓紧时间做好外出的各项准备工作。
  李银桥和我随即召集警卫员开会,布置毛主席离京外出视察的相关准备工作,并将毛主席日常用的衣物等装箱打包,准备停当。
  十五日凌晨六时,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公安部长罗瑞卿陪同,毛主席乘专列离开北京,沿京汉铁路南下。一九五六年毛主席在河北农村与牧羊人交谈。专列抵达石家庄车站时,毛主席对杨尚昆说:我想找位县委书记上火车,了解农村发展互助合作社的情况。杨尚昆说:我马上办。【详细】
·请县委书记上专列
·来到阔别多年的武汉
·在“洛阳”号军舰上挥笔题词
·参观紫金山天文台和瞻仰中山陵
·“今天游园既安全又顺利”
·外出用自带的被褥
·“早就想来杭州”
·“睡地铺就很好”
我要评论  
 
 图书推荐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