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 党史频道 >> 党史第一课:中国共产党成立全纪录
本书简介
 
内容简介  
《党史第一课:中国共产党成立全纪录》
  书稿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历史时刻,用纪实通俗的笔法,分12讲记述了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1年党的一大召开,这段中国历史上激荡的岁月,来展现中国社会风起云涌的革命、思潮,以及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中国共产党从筹备到成立、再到扬帆起航这一伟大的历史画卷。书稿供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等学习参考。

  >>>详细      
   【全书目录】

 
作者介绍
张珊珍
    张珊珍,1968年出生,浙江宁波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现任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著有《陈立夫生平与思想评传》一书,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张珊珍 著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8
图书精选  
第一讲 无法延宕的革命
    经过漫长的盘旋,中国的封建社会走到20世纪已经风光不再、败相尽露。外敌入侵有加无已、国内民变接连而起,危机四伏的大清王朝犹如一艘破烂不堪的航船,一步步驶向倾覆的深渊。朝野上下此时皆为忧患所苦,在人心思变的暗流翻涌之中,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袭来。然而,颓废的王朝却不能因势利导,力挽狂澜,相反,而是处心积虑地避实就虚,苟延残喘。中国向何处去?一场改变中国近代历史轨迹的革命终于爆发了。
·天朝末路
第二讲 共和之光稍纵即逝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枪声划破了古老中国漫漫的夜空,预告了清王朝的统治及其所代表的在中国绵延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中国历史从此翻开新的一页。然而,革命没有及时发动广大民众,却让革命力量以外的各个社会势力甚至反革命势力乘虚而入。接纳了各种政治力量的南京临时政府注定是软弱的,它在艰难险阻中行进了3个月,革命成果就落入袁世凯囊中。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其历史功绩不可磨灭,然而,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使它最终未能实现人们原先的期望。
·袁世凯的渔翁之利
第三讲 山重水复的武人政治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清朝皇帝皇冠落地,但人们期盼已久的共和与民主却没有随之到来。封建军阀专制之性成的袁世凯,利欲熏心、醉心权术,在共和的金字招牌下,极尽独断专行之能事,最终丧心病狂,上演了一幕复辟丑剧,将自己埋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袁世凯倒了,群龙无首的北洋军阀集团四分五裂,为争权夺地混战不休,“你方唱罢我登场”,武人政治直接造成了当时中国的政局动荡。北洋军阀统治年代,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共和”招牌下的罪恶
第四讲 启蒙如新蕾茁长
    历史的车轮须臾不能停息,即便是在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下的中国。经过洋务运动,经过戊戌维新,尤其是经过辛亥革命,一代又一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惊醒于民族危机,成长于多灾多难之世,常怀忧国忧民之思,成为最自觉的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在军阀混战的硝烟暂时消散之后,于乱世之中孕育已久的中国知识界的思想启蒙运动如新蕾茁长,终于绽放出无比艳丽的新文化之花。新文化运动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以向西方追求民主和科学真理为主要内容,进而全面分析了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的理性批判,极大地推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新旧嬗递,成就了划时代的历史功勋。
·陈独秀和《新青年》
第六讲 全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五四运动的杰出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毛泽东的至高评价,将爆发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定格成中国现代历史中最辉煌的篇章。遥想当年,青年学生振臂一呼,唤醒了全民族的爱国激情,地无分东西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少,全民族团结一致抵抗外侮。这场史无前例的民族抗争运动,生动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普通、最基本的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从克林德碑到“公理战胜”碑
第七讲 峰回路转的必然选择
    毛泽东曾经说过:“‘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构成了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经过五四运动的教育,中国的进步知识分子不但冲破了封建思想的樊笼,而且放眼世界,进一步认识到世界大势的趋向。当时,“改造社会”的呼声引发了各种各样的思潮、流派、学说竞相登台,形形色色的社团、学会、报刊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经过短短几年的彷徨、求索和抉择,大批有志青年终于从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迷雾中醒悟过来,开始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和信仰。从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独领风骚,引领整个中国社会走上新的历史征途。
·“社会改造”的呼声
第八讲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过程中,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发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实现了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历史性转变。此时,年轻的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向古老中国的新生力量送来了朋友般的关怀和帮助。“向阳花木易为春”,在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照耀下,在苏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的感召下,中国的先进青年发出了到民间去、到法国去、到俄国去的心声,他们渴盼迅即融入新时代革命的滚滚洪流之中,奏响时代的最强音。
·“南陈北李”之约
第九讲 骤然升起的新星
    从1920年秋到1921年上半年,在列宁和共产国际的影响和帮助下,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并认识到无产阶级伟大力量的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逐渐认识到这样一个真理: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必须建立一个俄国布尔什维克式的组织。于是,就在“南陈北李”分别在上海、北京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同时,在他们影响下的武汉、长沙、广州、济南乃至法国巴黎、日本东京等地,也风生水起,成果斐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如暗夜中骤然升起的新星,给中国带来了光明的前程。
·上海滩的“群英会”
第十讲 开天辟地的伟业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各地早期共产党组织如洒落在华夏大地上的火种,在沉沉暗夜之下的中国大地上燃烧起来了。万里之外,共产国际和列宁穿过卫国战争的硝烟,密切关注中国国内的革命形势。1921年初夏,历经千难万险的远方使者来到了中国,帮助年轻的共产党员们组建中国共产党。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国革命从此开始了新的航程。
·两个远道而来的洋客人
我要评论  
 
 图书推荐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