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人民,丹心永昭青史
周小舟一生忠于党和人民,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毫不犹豫挺身而出,顾全大局,坚持真理。即使身处逆境,受到不公正待遇,仍然时刻牵挂百姓的疾苦、民生的困难。
1959年4月29日,周小舟到湘西考察调研。当他了解到老百姓对供给制的公共食堂意见很大:“粮食反而吃得多了,不能节约”、“烧柴大成问题”、“肥源减少”、“浪费劳力”、“不利于私人养猪”、“群众心情不愉快”,他对湘西地委书记说:“这种公共食堂非整顿不可呀!事不宜拖,要当机立断!”并决定把慈利县做整顿公共食堂的试点。周小舟撤公共食堂的建议和实践,顺民意,得民心,有利于改善群众生活、促进了农业生产。
庐山会议期间,本着对党、对人民负责的宗旨,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周小舟如实向中央反映了湖南的情况,建议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中左倾偏向,支持彭德怀同志上书,却被错误地打成“反党集团”,扣上“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1959年8月17日,周小舟被撤销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职务,同年9月下旬,被安排到浏阳县大瑶公社当副书记,接受改造。他并没有因此消沉退缩,仍然关心群众的冷暖苦乐。他反对毁林开荒和拆掉社员房屋做肥料。他说:“农民建房比鸟砌窝还要困难,如果再这么拆下去,农民就没有了房子住,我要用生命来制止。”1961年,农村的日子尤其艰难。当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社员口粮每月不超过30斤谷,周小舟在公社党委会上说:“农民每天吃7两米,够不够?可以去问问自己的兄弟姐妹。我认为,非50斤谷一月不可。”在大瑶公社的两年多时间里,周小舟身处逆境,思想上和精神上承受着巨大压力,但他仍然敢于旗帜鲜明地反对和纠正当时的错误认识和做法,尽己所能为民谋福祉,充分展现了他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光明磊落的崇高品格和热爱人民的赤子情怀。
风范千秋,精神激励后人
今年,是周小舟同志诞辰100周年。家乡人民以实际行动表达对这位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的优秀共产党员的深切缅怀。近年来,湘潭县人民在先哲求实精神的激励下,自强不息,敢为人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四化两型”战略,坚持“两型引领、工业带动、和谐发展、科学跨越”发展思路,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为建设“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经济强县而不懈努力。县域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近两年,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2010年荣获“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200强”;2011年在湖南省县域经济考核中继续位列全省县域经济强县行列。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县委、县政府传承和弘扬周小舟同志为民谋福祉的公仆精神,注重改善民生,牢固树立民生财政理念,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周小舟同志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光明磊落的崇高品质,勤恳敬业、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体恤民情、关心群众的公仆精神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前,湘潭县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秉承先辈精神,继承先辈遗志,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为把湘潭县建成“富裕、文明、幸福、和谐”的现代经济强县而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