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罗荣桓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总政治部

■总政治部办公厅编研室
2012年12月12日09:18   来源:解放军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迅速组建起总政治部机关和直属单位组织机构

战争年代,适应当时形势需要,总政治部机构一直比较小。解放战争初期,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总政治部机关绝大多数干部被调往东北等各战略区,留在陕北的只有几名干部,主要负责保管档案资料等工作。1946年11月后,为适应解放战争需要,总政治部陆续调入一些干部,但直到1950年初,仍只设有组织工作、宣传工作两个研究室和一个秘书处,总共只有一二十个干部。这与当时我军根本任务和职能发生历史性转变、开始进行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从相对分散转到高度集中统一的大形势显然不相适应。在既有基础上,重新组建一个机构健全、职能完备、运转顺畅的总政治部,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按照“五湖四海”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选配各级领导干部。这是罗荣桓上任后着力抓的第一项工作。1950年,他多次给毛泽东写报告,提出从全军各部队选调干部的意见。根据他的建议,中央军委任命曾在红4方面军、延安总部工作的傅钟和曾在红1方面军、115师、第4野战军工作的萧华为总政治部副主任;之后又任命曾在红2方面军、120师、第1野战军工作的甘泗淇任副主任。筹建总干部管理部过程中,建议任命曾在新四军、第4野战军工作的赖传珠和曾在129师、第1野战军工作的徐立清分别担任第一、第二副部长,之后又建议任命曾在第2野战军工作的宋任穷任第一副部长。对于机关部、处领导和其他干部的选调,罗荣桓明确要求,要照顾到不同的方面军、根据地、野战军和军区、军兵种。他说,干部工作坚持任人唯贤、搞五湖四海,这要从总政做起。这样做,有利于领导机关迅速熟悉和掌握各部队的历史和现实状况,交流各部队的经验,广泛团结和正确使用全军各方面的干部。

适应任务需要迅速重建新建机关业务部门。在总政治部机关部门设置上,罗荣桓既注意研究我军以往的经验,又注意适应当时军队建设需要实事求是来决策。根据他与傅钟、萧华等研究并报军委批准的机关编制表,总政治部机关除恢复传统的组织、宣传、保卫等部门和秘书长系统外,还增设了文化部、青年部。之后,又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专门成立了政治干部管理部,恢复了敌军工作部。战争年代,我军没有统一管理干部工作的专门机构,筹备成立总干部管理部,是我军历史上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在毛泽东直接领导和赖传珠、徐立清等协助下,罗荣桓把苏军经验与我军实际结合起来,顺利完成了这项使命。1950年9月4日,总干部管理部正式成立。在大力扩建充实机关组织机构的同时,罗荣桓强调要严格控制员额,各部处人员要少到不能再少的程度,以确保机关精干灵便。

适时组建总政治部直属单位。罗荣桓对创办全军性报刊十分重视,上任不久就指示着手筹备。1951年4月,正式创办中央军委机关刊物《八一杂志》。1955年8月解放军报社成立,1956年1月1日中央军委机关报《解放军报》正式创刊。在罗荣桓和傅钟、萧华等领导下,经过紧张筹备,从1950年9月到1951年9月,解放军画报社、军事教育电影制片厂(后改称八一电影制片厂)、解放军文艺社、总政治部文艺工作团、八一体育工作队等先后成立,成为展示我军形象的“窗口”和开展政治工作的有生力量。

逐步建立完善总政治部正规有序的工作制度机制

总政治部是中央军委的政治工作机关,是全军政治工作的领导机关。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历史转折时期、总政治部重新组建之际,按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有关指示规定,建立完善总政治部工作制度机制,对于顺利完成总政治部肩负的职能使命,提高工作质量、效率,保证全军政治工作指导及时有力,具有重要意义。对此,罗荣桓十分重视。上任后,他把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领导制度、工作制度及机关日常办公制度作为一件大事,与其他领导同志一道,从零开始,逐步建设。

1950年10月11日,在重新组建的总政治部运行一段时间后,罗荣桓主持召开第7次部务会,研究规范有关领导和工作制度,对总政治部部务会制度、集体办公制度、机关组织生活制度以及人员审查、文件收发保管、来往信件检查登记等制度作出明确规定。1950年9月,总政治部下发《关于报告制度的规定》,要求各大军区政治部定期向总政治部报告工作,统一了全军政治机关的工作联系制度。

1954年4月15日颁布的《政治工作条例(草案)》专设“总政治部工作条例”,对总政治部的地位作用、基本任务、主要工作作出权威规定,为总政治部工作提供了基本依据。《政治工作条例(草案)》颁布后,为解决总政治部重新组建初期有的部门之间存在的职责交叉、分工不清的问题,罗荣桓指示机关研究制定《总政治部各部工作概则(草案)》,于1954年8月1日印发,对机关各部门的职能定位、基本任务、主要工作作出明确界定。

总干部管理部成立后,1950年9月13日,罗荣桓给毛泽东写报告,提出召开各大军区及特种兵干部管理部长会议,研究确立干部管理部门的组织机构、内部分工及工作细则。这次会议后,中央军委陆续批准下发了关于干部管理部门的编制、工作职责、干部任免暂行办法、干部档案管理和统计制度等规定,逐步建立完善了各级干部机关的工作机制,统一了全军干部的管理、任免与调配制度。

在重视建章立制的同时,罗荣桓还十分强调总政治部要形成适宜的工作方法。他说,总政治部是全军政治工作的领导机关,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思想、抓方针政策和带全局性的问题上,用少部分力量应付“门市”,防止套用团政治处的工作方法去领导工作。罗荣桓当时身兼数职,且重病缠身,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不负重托,不畏繁剧,领导开创总政治部、总干部部工作的良好局面,应当说与他重视制度建设,注重培养机关科学的工作方法是分不开的。

(责编:杨丽娜(实习)、孙琳)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