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张闻天秘书解密:建国初 我国外交礼宾改革细节

萧 扬
2012年12月14日14:18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接待规格越高,关系未必越好

“礼宾工作要简单朴素”,需要“不失礼貌而且合乎国际惯例,但不能铺张”,成为当时张闻天主持下的礼宾改革的主要目标。他要求“克服一种不恰当的认识,以为接待规格越高,关系就会越好”。其实,双方关系的发展主要看是否对彼此有利,规格高得不合惯例还会产生副作用,例如送礼就要“避免给人‘重礼买人情’和误认为‘贿赂’的感觉”。张闻天说,“交际工作做得恰当,无疑地可以产生很大的作用;但夸大宴会和组织外宾参观等交际活动的作用也是不妥的”。

礼宾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着眼点,就是节约。当时,国内生活水平并不高,张闻天认为,我们招待外宾也不能同国内生活水平相差过多,铺张浪费,老百姓也不会满意。应该遵照中央节约的精神,节约时间和金钱。

礼宾工作也折射了外交风格。在外交部1958年的务虚会上,张闻天谈到中国的外交风格,认为这种风格应该具备的特点之一便是:“生活作风朴素大方,既不寒酸,也不豪华。请客、送礼,弄些中国菜,中国的东西,这些都是必要的。但不要在这方面苦心孤诣,不要在这些问题上追求豪华富丽,更不要哗众取宠。 ”

对于当时礼宾工作的一些做法,部内部外不少人也都有意见。彭老总(彭德怀,编者注)就曾经为此在政治局会议上发过脾气。一些外宾也对他们所受到的过分接待不以为然。据当年驻越南记者戴煌在回忆录中记载,胡志明就曾问他:“这几年,几乎凡是去过你们国家的越南同志回国后都说,你们招待外国贵宾的酒菜极为丰盛,都是些海参、鱼翅、对虾、鲍鱼这样一些值大价钱的。可是,尽管宾主早就吃得齐脖子了,还是大盘大碗地往上端,有些几乎又原封不动地撤了下去,这不是很浪费么? ”

当时外交部另两位副部长章汉夫和姬鹏飞,对礼宾改革的认识都是一致的。但是有些同志囿于原有的观念和做法,一些接待方案最后批准时仍然维持高规格,所以如何推动改革成了张闻天挥之不去的心病。直到1956年11月八届二中全会提出适当收缩方针并且强调勤俭节约以后,张闻天才乘此东风,于1957年1月19日、20日将关于改革国宾接待工作的报告分别送邓小平总书记和陈云代总理审批。

礼宾改革,到了1965年终于发生转机。毛泽东这时要求改革外宾接待工作:降低宴会的规格,缩短宴会时间,热菜改为四菜一汤;减少接见和宴请外宾时的陪同人员;减少赠送外宾的礼品,不要花钱多、规格高;外国人送的礼品应交公,不应归个人所有。当时虽然改革也不是那么容易,但有了主席的指示就好办多了。同时,这次改革也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积极支持,他批准了删减机场欢迎仪式上双方致词等繁琐程序。

不过,群众夹道欢迎这种超常规的安排直到1972年才取消,机场群众迎送做法的废除也到1978年方得实现。我国领导人出访不再组织当地华侨华人、留学生到机场举横幅欢迎,这种礼宾改革,也终于在2010年4月12日胡锦涛访美时得以实现。 (作者1949年12月任职于中国外交部,曾在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工作,受张闻天领导。 )

(摘自《张闻天与中国外交》,学林出版社出版)

(责编:常雪梅、王新玲)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