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走进怀仁堂》(二)一封江青亲笔签署的信件送到了毛泽东的手上

2013年01月09日15:4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怎么解决武汉问题,毛泽东设想了好几个方案。他对杨成武说:“是宜快还是宜慢?各有利弊。快的好处是趁热打铁,都说陈再道不好,错了。快,总要准备一下,要进行动员,计划一个礼拜的时间。慢一点就是暂时先不动。”

说着说着毛泽东把他的怀疑说了出来:“如果这件事就是所说的那样,会不会在决策时有哪个老帅参加了?”这当然是毛泽东的怀疑了。

林彪、江青就是要造成毛泽东的这种怀疑。

毛泽东深深地吸了一口烟,慢慢地吐了出来说:“这类事情搞了几个军区——青海、内蒙古、四川;同时还有许多军区处于湖北的状态——江西、湖南、河南。”

毛泽东说,如果能在内部解决武汉问题是最好的了。

他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把问题看得比过去严重多了。他认为,如果先把湖南、河南、江西的问题解决得好一点,再来解决湖北的问题,军队来一个分化,“百万雄师”也来一个分化。不然他们会调动农民,占领三个学校。

他说,解决武汉问题,牵扯的问题相当大,影响到南京军区、福州军区。

毛泽东严肃地说:“派兵问题要慎重。”

毛泽东问杨成武,有什么办法做“百万雄师”的工作?北京有两万多“百万雄师”的人,要做好工作,让他们回去。它是个群众组织,数量很大,又同军区在一起,有没有办法搞个武汉的方针?陈再道、钟汉华认错就算了。

说着说着,毛泽东慨叹一句:“打政治仗,思想仗,不好办呢。”

在谈到周恩来提出的武汉问题处理意见时,毛泽东说,武汉的问题,我看当做错误处理,如果他有什么决心(指陈再道),我、总理、王力也出不来。他并没有下死命令,无论谁也不准进出,可见陈再道没有下这个死命令。因此,毛泽东同意把陈再道等四个人保护起来。

武汉和北京的消息不断传来。到了中午12点半,毛泽东又把杨成武、余立金、张春桥、汪东兴找来谈武汉和北京的情况。

毛泽东说:“周总理、谢富治、王力等人在武汉没有什么谈头了,要谈去北京谈。”

当时周总理等人还在武汉。

毛泽东的看法是:三方面一起谈,谈不成可能被包围,这是一。其次,现在看来陈再道和“百万雄师”的头头,还未最后下决心。他主张,周恩来等人还是早点离开好。并且指示把孔庆德、叶明带去北京,以免受害。

毛泽东当时的想法好像很多,也好像不很固定。他说,三方面一起谈可能谈不成,如何谈法?谈不拢,会提什么条件?强迫签字,承认他是革命组织……

毛泽东又说,如不去北京,是否可以转移到军舰上。

这位指挥过千军万马的统帅,在这个问题上大费心思,他考虑再三,最后说,不必了,还是早点离开好。这件事,现在不仅是武汉的问题,而是全国的问题。

他最后说,叫总理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吧!

杨成武离开后马上给周总理挂通了电话,并把毛主席上午两次谈话的主要内容做了传达。

(责编:王新玲、孙琳)


相关专题
· 图书连载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