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在远征军阵亡将士灵位前,健在的远征军士兵祭拜自己的战友。记者 罗斌 摄
本报讯 (记者 匡丽娜 实习生 张馨元)一双枯瘦的手,颤巍巍地将满满一碗酒洒到用上等花梨木雕刻的灵位前,87岁的李建功和其余9位同为中国远征军的老人哽咽着说:“老战友,我们来看你们来了!”1月19日,中国远征军仁安羌之战202位阵亡将士的灵位从缅甸运抵重庆后,在罗汉寺举行了纪念祈福活动。
数百人悼念阵亡将士
来自北京、山东、广东、湖南、云南、成都以及重庆的数百人参加了昨天的纪念祈福活动。大家手拿鲜花,在中国远征军仁安羌之战阵亡将士的灵位前鞠躬、悼念。
“我心里特别激动和高兴,落叶归根,牺牲的战友终于回家了。”从成都赶来参加纪念活动的李建功红着眼睛说。
李建功原是中国远征军38师113团的文书。1942年入伍前,他刚满16岁,在成都县中学读书。
他说,“那时报纸天天发出号召,希望年轻人去当兵,我便报了名。我们家是地主,父母晓得后,坚决不让我当兵,还把我关在屋子里不准出门。有一天,我给家里撒谎说去补习功课,自己就偷偷去报名当兵了。”
1944年1月份,李建功和他所在的部队从成都坐了7个小时的飞机抵达昆明,再乘飞机到达印度丁江,开始了远征军的生涯。
1945年9月,李建功参加了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的日军投降仪式,那一幕他至今难忘。他说,“今天举行的活动特别有意义,太多的中国远征军战友安葬在他乡,希望有更多的战友能魂归故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