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袁庚:创造蛇口奇迹的改革先锋

胡晓青

2013年01月25日09: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4分钱官司打到中南海

  在勾画蛇口工业区雏形之初,袁庚就提出挣脱现行体制中“大锅饭”的设想,得到谷牧等中央领导的赞同。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开工,他在各工程承包单位负责人会议上强调“一切按经济规律办事,用经济的手段去管理经济”。

  蛇口工业区建设的第一项工程就是港口码头,当年由交通部四航局承建。由于吃“大锅饭”,工人一点干劲也没有,每人每天运泥20-30车。工程进展缓慢。四航局工程处为了调动工人积极性,实行定额超产奖励制度,完成定额,每车奖2分,超定额者,每超一车奖4分。工人热情高涨,主动加班,半年时间多创造了130万元产值。然而1980年4月,这一奖励制度被勒令停止。袁庚拍案而起,4分钱的“官司”一直打到了中南海,后来经批示,在8月重新恢复了超定额奖。结果,工地运泥量又从每人每天20车猛增至100车以上。

  在这个事件的启发下,袁庚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从而鼓励加快推进蛇口工业区的建设。然而,口号提出后,立即掀起轩然大波,遭到部分人员的强烈反对。有人还给它贴上了资本主义的标签,但袁庚依然力排众议。1981年底,一块写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巨型标语牌第一次矗立在蛇口工业区最显眼的地方。口号提出来后,袁庚感受到了外部强大的压力,他开始就这个问题求教一些领导和专家,希望得到正面支持。1983年下半年,袁庚在与谷牧副总理谈起这个口号时说:“我是准备带‘帽子’的,有人说(这个口号)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谷牧笑而不答。1984年1月26日,邓小平视察蛇口。在“海上世界”游船上,袁庚向邓小平提起这个敏感的话题。邓小平随之作了肯定的答复:“对”。这个颇具争议性的口号,获得了小平同志的肯定。

  袁庚提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口号,用一句话诠释了市场经济,大胆突破了当时的思想束缚。就在邓小平肯定这个口号那年的国庆节上,近百部彩车中唯一的一部企业彩车——深圳蛇口工业区的彩车上,有一幅醒目的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口号出现在天安门游行队伍中,迅速传遍了全国各地。

  由于当时并没有“招商引资”这个概念,国家只给了蛇口工业区政策,并没给钱,而招商局当时的资产只有2亿多港元。为此,袁庚提议搞了一个投资简介,提出了一系列对外资企业投资的优惠政策。可以说,招商局是第一个制定了详细的为外国资本服务政策规定的内地机构。袁庚摒弃了“一无外债,二无内债”的传统观念,突破了“不用西方世界资金”的思想禁锢,郑重提出“多方吸引港澳与海外游资”等大胆设想。

  在他主政蛇口的14年里,招商局的资产增长了150多倍,从1.3亿元增至200亿元。招商局除了开发蛇口工业区,还率先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中外合资企业——中国南山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并创办了中国大陆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倡导成立了中国大陆第一家由企业合股兴办的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

  1984年3月,根据邓小平考察经济特区后提出的“对外开放政策不是收而是放”的意见,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联合召开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开放14个沿海城市问题,会议又名“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袁庚是这次会议唯一的特邀代表并作重点发言。5月4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文,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港口城市。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杨丽娜(实习)、孙琳)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