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建国初不满外事活动浪费 毛泽东提倡减少国宴吃喝

沈同
2013年01月29日10:3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毛泽东深有感触,意犹未尽,他边走边说:浪费是要不得的,不管是浪费了时间还是浪费了金钱和物资,浪费就是白白地糟蹋了劳动人民生产的果实,浪费就是随便挥霍了国家的财富,广大的工人和农民,如果知道他们起五更睡半夜整年的劳动,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果实被我们给扔掉了,他们是会很痛心的!是会埋怨我们这些当家人的!毛泽东未走几步又说,我们消灭了地主阶级,是因为他们压迫农民,专吃剥削饭,不劳而获,但我们还没有消灭掉阔少的恶习,阔少是挥霍国家资财的败家子!他们讲起话来头头是道,拿起笔来有章有节,专作文字游戏,或者只是自己号召让别人去行动,自己缺乏勤俭节约和反对浪费的实际行动,甚至与实际行动背道而驰!

建国伊始,正是百废待兴、建设祖国的大好时期,人们干劲冲天,出现了大搞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这个时候,毛泽东更加强调要勤俭节约,他在1956年写的一个按语中指出:“勤俭办工厂,勤俭办商店,勤俭办一切国营事业和合作社事业,勤俭办一切其他事业,什么事情都应当执行勤俭的原则,这就是节约的原则,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

我们从农村进入城市,在灯红酒绿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影响下,有的工作人员好逸恶劳,不愿同群众共甘苦,斤斤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贪图享受,脱离了群众。毛泽东指出,这是一种危险的倾向,必须克服并加强教育。1957年2月27日,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在我们许多工作人员中间,现在滋长着一种不愿意和群众同甘苦,喜欢计较个人名利的危险倾向,这是很不好的。我们在增产节约运动中要求精简机关,下放干部,使相当大的一批干部回到生产中去,就是克服这种危险倾向的一个方法。”当时,党中央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实行了精简机关和干部下放劳动锻炼等方法,既精简了机关,又使干部到农村和群众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受到了教育,提高了觉悟,收到了明显效果。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还说:“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

1952年,在党中央领导下,曾经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及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在运动中,各级领导带头,雷厉风行,不讲情面,群众积极响应,上下一体普遍地开展大检查,个人在会上作检查,群众进行揭发、批评帮助。人人称赞,效果良好,连平时爱占公家小便宜的人都作了检查。群众喜称,夜不闭户。

在运动中,天津地委有两个负责人刘青山和张子善有严重贪污浪费和破坏国家政策法律的行为被揭发出来了。他们两人都在革命战争中有过贡献,但进城之后,同资本家大吃大喝并接受了资本家的贿赂,被糖衣炮弹打中了。他们的罪行,按法律应该严处。但有的同志感到可惜,请示了毛泽东。他说,杀了一个,可以挽救十个、一百个、一千个干部。这两个人依法都受到了最严厉的制裁。广大群众称赞“共产党为人民服务铁面无私。”

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1956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八届二中全会提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号召全国人民都要实行增产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毛泽东说:“这不但在经济上有重大意义,在政治上也有重大意义。”确实如此,当时人们摆脱了铜臭的污染,不仅反掉了贪污浪费,加强了勤俭建国的观念,而且提高了道德水平,许多事情已不受金钱至上的驱使,这使人们对糖衣炮弹的警惕性增加了感性的认识,从而改善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全国人民更加团结了。

毛泽东言必行,行必果,处处事事身体力行,以身示范。当全国解放之后,毛泽东进了北京,他的工作精神和生活作风一如既往,不改初衷。他的衣服破旧了,总是经过缝补洗净之后继续穿。建国之后,为了诸多礼仪,曾做了两套衣服,买了一双圆头的黄皮鞋,他一直穿到与世长辞。当时典礼局长曾要他再买双尖头的黑皮鞋,在接见外宾时穿,他没有理睬。再问,毛泽东反问他:外国人是要来见毛泽东还是要看黑皮鞋?对方无言以对。

1958年,毛泽东身边有个同志参加了干部下放劳动锻炼,到农村和农民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受教育。回来以后,看到食堂里有的人把吃剩的饭菜全扔了,觉得很是可惜。有一次在同毛泽东散步时,说到自己下放锻炼的收获和对食堂有人扔掉饭菜的感慨。毛泽东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大国,如果一个人一天浪费一粒米,一年就要浪费掉365粒米,这样全国6亿人口一年浪费掉的粮食积累起来,就能够救助一方灾民;如果6亿人民每人每天能够再节约一粒米,其数量不是就更可观了吗!实行增产节约,反对浪费,能够使我们的国家富强了再富强,使人民的生活提高了再提高,何乐而不为!毛泽东管理着国家大事,但从他的生活的细微之处可以见到他的精神。毛泽东吃饭时,掉在饭桌上的一粒米、一根菜,他都要捡起来吃掉,他的饭碗里从来没有剩下过一粒米。他要求自己的孩子们不能在他的灶上吃饭,要和工作人员一起到大灶上去吃饭,孩子们外出不准用他的汽车,也不准用公家的汽车,不管风里雨里都是骑自行车。

毛泽东的大儿子毛岸英,刚结婚不久,就参加了抗美援朝作战,不幸壮烈牺牲。毛泽东十分难过,但不露声色。后来,为了儿媳刘思齐寄托对岸英的思念,他让我陪着刘思齐和她的妹妹到朝鲜去给岸英扫墓。按照他的嘱咐,行动必须保密,避免给朝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增加麻烦,这次的一切生活费用完全由毛泽东自己负担,用他的稿费开支。我们遵照主席的指示行动。回来后,他解除了悬念,并为思齐另择了佳婿。

后来,毛泽东的女儿李讷因病住院,我们按照他的精神,给她改为沈娟,说是我的女儿,也避免了医院对她的特殊照顾。

毛泽东进入城市之后,经常到各地(特别是农村)去视察工作,也同样注意节约人力物力,珍惜时间,尽量少干扰他人。他不让当地同志迎送,也不接受宴请,经常是走到哪里看到哪里,并不通知当地的领导,一路调查研究,亲自向工人、农民和战士们了解他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情况,调查之后,便回到火车上住宿,吃自己的一份伙食,以免当地专门组织人员接待他吃饭、住宿,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毛泽东每到一地,当地的领导同志都感觉他的行动出其不意,使他们迎接不及,如一旦发觉,都要赶来接待、问候,并热切盼望主席接见。这种对毛泽东的爱戴之情,使我们深受感动。有一次陪主席散步时,我向他报告了大家的愿望。毛泽东说,大家各有各的工作,应该各司其职,互不干扰,他们要是把群众等着办的事放下来不办,偏偏要来迎接我这个不速之客,我于心何忍嘛!我如有事要同他们商量,是会找上门去或是请他们来的。毛泽东说,我经常到各地去看一看,又行止不定,要是事先选好了地点,要在某月某日前去视察,集合了一大群人像个“代表团”,让群众很早就做好准备等在那里,“代表团”一到,使人家应接不暇,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那怎么能够做调查研究!应该注意节约人力、物力和珍惜大家的时间嘛!有道是麦收一晌,季节不等人嘛!

毛泽东特别珍惜时间。他认为浪费了时间是最大的浪费,浪费时间的人是个大傻瓜,他曾说过:“人道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实际是寸金难买寸光阴。”

毛泽东非常善于利用时间。他有时连续伏案工作几个小时,劝他休息一下时,他就学起英文来,他说换换脑筋就可以休息了。他从中南海去人民大会堂,上了汽车还是手不释卷,坐在汽车上继续阅读。

毛泽东习惯夜间工作或读书,他说,夜深人静不受干扰。我经常值班陪他。我有时疲劳了,就用自来水冲洗一下头或是喝杯浓茶。再看主席时,他仍是在聚精会神地工作着。毛泽东曾经对我说:“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要只争朝夕!”

毛泽东言传身教,以身示范的榜样作用,深深感动和教育了身边的工作人员。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间,深受教育,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作风方面,也都自觉地做到了勤俭节约,俭朴成风。

(责编:王新玲、孙琳)


相关专题
· 毛泽东纪念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