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百战将星 功垂千秋——纪念洪学智同志诞辰100周年

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
2013年02月04日13:48   来源:安徽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调任东北边防军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的洪学智,不遑宁处,匆匆奔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场。

1950年10月,洪学智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分工负责司令部、特种兵和后勤工作。从1950年10月到1951年6月,洪学智等协助彭德怀司令员指挥志愿军进行了5次战役,一直把敌人从鸭绿江边赶到北纬三八线以南,震惊了世界。

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志愿军没有任何海空军的掩护,而美军掌握着绝对的制空、制海权,敌人每次发动进攻前都实施侦察和狂轰滥炸。因此,确保志愿军司令部、确保彭德怀司令员的安全成为关系朝鲜战争大局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党中央十分关切的问题。中央多次指示要注意防空,保卫司令部和彭德怀的安全。分管司令部安全工作的洪学智,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一天下午,4架美军飞机在指挥部上空转了一圈,傍晚时分又来侦察一次。敌人的活动引起了洪学智的警觉。他凭经验判断,敌机第二天就会前来轰炸。次日一早,洪学智来到彭德怀办公室,连推带拉,把他拉了出来。不久,敌机果然前来轰炸,一枚炸弹正好落在住处的屋顶上。

此后,志愿军司令部每迁移一处,洪学智都立即布置防空和保卫工作,并在第五次战役前,再一次以自己高度的细心和机警,保证了彭德怀和邓华等同志的生命安全。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后勤供应工作非常重要。在美国空军的轰炸封锁下,后勤运输极为困难,尤其是跟进保障能力低,团以下单位的战斗、生活物资均靠步兵携带,且大多数时候只能在夜间活动和作战,非战斗减员严重,制约着前线作战行动。当志愿军决定组建后方勤务机构时,彭德怀把这副重担放到洪学智的肩上,并对洪学智说:“前方是我的,后方是你的,前方后方都要打赢! ”从此,洪学智和我军后勤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洪学智指挥志愿军后勤人员和部队指战员,不顾风雪严寒和敌机的狂轰滥炸,克服重重困难,努力保障前线部队作战需要。在抗美援朝这场当时被称为“打钢铁”、“打后勤”的现代化战争中,弹药消耗极大,有时一个团作战,需要两个团负责运输作战物资;有时运输部队一个排四五十人把物资送上去,只能剩两三个人回来。洪学智本人也无数次遭遇敌机轰炸、洪水冲袭、车滑人摔等危险。但是在他的精心谋划和周密安排下,志愿军后勤指战员用智慧和勇敢、鲜血和生命,源源不断把物资运送到前方。

1951年4月下旬,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即将结束时,洪学智奉命回国向周恩来汇报志愿军后勤供应情况,并于五一节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盛大的节日庆祝活动。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亲自接见了他。在向周恩来汇报时,洪学智说:“现代战争是立体战争,战争不仅在前方打,也在后方打。后方战争的成败决定了前方战争的规模和胜负,我们只有打赢了后方战争,才能保证前方战争的胜利。后勤要适应这一特点,需要军委增派防空、通信、铁道、工兵等诸多兵种部队。而且需要成立后勤司令部,统一指挥后方诸多兵种的联合作战,在战斗中进行保障,在保障中进行战斗。 ”周恩来听后,给予充分肯定。不久,中央军委作出决定,成立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任命洪学智兼任司令员。

1951年7月,敌人趁朝鲜北方发大水的机会,对我后方发动了一场 “绞杀战”——空中封锁战役,企图把我军的后方运输线彻底切断。那段时间,敌机经常一折腾就是一天,见到人就猛冲下来扫射,扔汽油弹、化学地雷、定时炸弹、三角钉……晚上是夜航机,炸弹纷纷落下,到处是大火,企图阻滞我军行动。

在美军每天出动900多架次飞机疯狂轰炸的情况下,洪学智率领志愿军发明了 “片面运输”、“顶牛过江”、“水下桥”等巧妙的运输战术,建立起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冲不垮”的钢铁运输线,把作战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战争结束后,苏联组织专家来华专门了解和学习志愿军铁道兵的经验,对于“顶牛过江”等发明倍加赞赏。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总部的领导调换过多次,唯独洪学智始终兼任志愿军后勤部司令员。他领导的后勤部队保障了前线作战的物资供应,为夺取战争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战争中积累的一系列现代化战争后勤保障经验,也成为我军后勤工作的宝贵财富。彭德怀曾公开说过:“如果真要论功行赏的话,得勋章的,前面应该是洪学智同志……没有他们的大量的艰苦的后方保障工作,我们就不可能取得这样大的胜利。 ”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洪学智两枚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和一枚一级国旗勋章。

(责编:吴斌、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