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同志还指出,支部是教育党员训练党员最基本的学校,“支部必须教育党员,党不是亲戚朋友的集团,随便的吸收一个不合党员条件的人到党内来,这对于党和对于每个党员自己,都是极大的危险”。[12]因此,要有计划地着重对党员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以坚定党员的革命观人生观。实践证明,不论是革命战争岁月,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要完成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加强党员教育,过去、今天和将来,党员的日常教育始终关系着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
强调党员的质量重于数量,通过教育和淘汰机制,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员的质量与政党所代表的阶级的阶级性、特定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状况、阶级斗争和阶级力量的对比以及所处国家的性质是紧密相关的。在党的建设中,重视党员质量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一贯思想和要求。陈云同志根据我党建设的实际情况,对从治标治本两个方面提高党员的质量进行了深入思考。早在抗战时期,根据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党组织的状况,他提出“党员的质量重于数量”的重要观点,并指出在党员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情况下,要注重提高党员队伍质量。陈云认为,在党员数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要提高党员队伍的质量,一要洗刷落后分子,二要加强党内教育。抗日战争爆发后,党所面临的任务是需要扩大组织,1938年3月15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经过两年多时间,党的组织已由抗战开始时的4万多人,发展到1940年底的80多万人。在党组织的迅猛发展中,出现了突击发展党员的运动,使部分不够党员标准的普通抗日分子或党的同情者加入了党,少数投机分子、异己分子也乘机混入,从而使党的组织很不巩固。“如果党员的政治质量不高,如果党内混进了奸细,那就不能与敌对势力作残酷的斗争。”[13]在此情况下,陈云提出了“党员的质量应重于数量”的重要观点。“这种质量上的提高远胜于数量上的发展”,[14]不断“洗刷落后分子”[15]是党组织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原则,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党难以完全防止投机分子和异己分子钻进党内,而且不能避免原来符合标准的党员经不起环境的考验而颓废、堕落,不断“洗刷落后分子” 把不合格党员的淘汰出去,才能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党员管理,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如果说,不断“洗刷落后分子”是保持党员质量的治标之策,那么,加强党内教育则是保证党员先进性的治本之道,这也是陈云同志始终坚持的思想。1985年3月13日,陈云在与中纪委负责同志谈到纪检工作时,明确指出:“纪律检查部门只是查处违法乱纪的案子不行,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教育和自觉遵守党的纪律的教育。”[16]加强党性和党纪教育是我党从源头上提高党员素质的最根本的保障,这对于今天我党的建设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在扩大党的影响力上,强调将党员队伍的巩固和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结合起来
党的发展是一个“发展——巩固——再发展——再巩固”的不断循环的过程,陈云同志不仅重视党员队伍的发展,而且强调党员队伍影响力的扩大和巩固,这是陈云党员队伍建设思想中极具辩证法思想的内容。陈云在延安时期就明确提出了“巩固党”的命题。他指出:“巩固党的首先而且基本的工作是巩固党的内部,教育党员,清除坏人。因为只有健全的巩固的党,才能够领导群众去完成它的历史任务。”[17]巩固党的实质就在于处理党与群众的关系,陈云认为,最重要也最根本的方法是加强群众工作。陈云指出:“推动党员到群众工作中去锻炼,加强党与群众之间的联系,都可以帮助党的组织的巩固。”[18]在此基础上,陈云同志进一步提出,将党员队伍的建设与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结合起来,经常有系统地注意调剂党员的成份,这是我党在工人阶级不占多数的特殊国情和历史条件下,扩大党员队伍和加强党员队伍先锋队性质的一条独特而有益的历史经验。陈云认为,共产党应当首先将工人阶级的一切优秀分子吸收进来,加强党内的无产阶级骨干,这是党的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工人成份是党的基础,党特别要注意在组织内加强工人成份,要积极地将工人阶级中最觉悟、最积极和最忠实于工人阶级事业的分子吸收入党。“共产党并不是‘工党’,而是无产阶级的有组织的先锋队,是它的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因此,不是全体的工人都可以加入党的,而是工人阶级中最觉悟、最积极和最忠实于工人阶级事业的优秀分子。”[19]对于阶级基础的强调和重视,并不意味着中国共产党组织发展的唯阶级论,对于其它阶级出身的优秀分子,中国共产党并不拒绝吸收他们。根据中国的国情,根据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客观情况,陈云提出:“应该吸收中上层社会出身或其它社会地位与中上层有联系的分子入党。”[20]同时,陈云也明确指出,这些非无产阶级的成员要想加入党的组织,必须放弃自己原有的非无产阶级的、非共产主义的立场,抛弃原有的阶级利益,承认党纲党章,才能允许加入党的组织。从我们党的发展历史来看,不论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党正是在吸收大批工人、农民、军人入党的同时吸收了一大批其它各阶层愿意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我们党才始终保持了它的战斗力和先进性。陈云提出的“党要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就必须经常有系统地注意调剂自己党员的成份”[21]的思想,这是在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坚持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重要体现,充分反映了其远见卓识的智慧,这为中国共产党不断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起到了重要的思想指导作用。
今天我们深入研究陈云党的建设思想,对于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具有很强的历史启迪和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