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一封民国“军嫂”的家书

蔡葩
2013年02月25日09:04   来源:海南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私人书简披露大时代气息

“军嫂”顺渊的家书,写得文从字顺,不蔓不枝。所透露出来的时代气息和人情冷暖尤其叫人感喟。兵慌马乱之际,家书抵万金。书信首先说明了“托孤”———抚养女儿引舅的原因;客居南京时,亲翁关心如旧;到苏州后,分别17年之久的丈夫依然“特加怜爱”,其情之深令人感叹;初抵南京日,“吉总局长”和“张师长”为之设宴,接风洗尘,特感乡谊甚笃之喜悦与愉快之心情……家书抒发对丈夫、亲人、家乡的相思与眷恋之情。意境自然清鲜,文字明白如话。更重要的是,书信中涉及的人与事,透露了国共两党对峙时刻的人事活动,颇具史料参考价值。

比如信中的吉总局长为吉章简(1902—1992),是崖县第四区(今乐东九所镇冲坡村)人,国民党将领。1924年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工兵科第二期,先后参加淞沪抗战、武汉会战、湘北会战诸役,屡立战功。1945年任国民党交通部交通警察总局局长,1949年官至第二十一兵团副司令官兼广州警察局长,权倾一时。张师长即张忠中(1901~1976),国民党少将。崖县第四区(今乐东冲坡镇)官村人。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与林彪同学。在著名的徐州台儿庄战役中,他率部对日作战,身先士卒,歼敌千余名,立下战功。抗战结束后,张忠中凭军功升到少将旅长。作为败军之将的张忠中,1952年起一直隐居在老家乐东官村,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学会种田和做木工,1976年逝于官村。

父亲说,吉章简和张忠中都曾是抗日战场上的勇将,他们与书信主人顺渊的丈夫是同乡。从书信中二人的官职来看,这封信写于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谈判破裂,处于大决战前夜的1945-1947年间。此时,部队频繁调动,大战小战不断,家无宁日,人心飘摇。还没来得及从抗战烽火中喘息的国人,旋即陷入内战。这从顺渊的书信里可以看到,历经艰辛刚刚团聚的夫妻俩,刚一见面就要面临生离死别。虽然贤惠明理的顺渊尽量用温婉平静的口吻与伯母大人通信,免得她担忧,但从字里行间还是看出,女人在战争中的诸多无助、无奈、无依。顺渊信中说:“可是到苏北住了没有好久,他们的部队,就奉调到北平、天津去了,本来我意是要跟他一道去的,后来据说他到那里不久,就得调回南方工作,因乃转回南京暂住。现猷夫果然调回苏州工作,我也已于上月由南京搬到苏州来住。……”

(责编:常雪梅、王新玲)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