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锋班”战士学习十八大精神。 赵 岩摄

一位母亲在雷锋纪念馆为孩子讲述雷锋故事。

“洋雷锋”宣传雷锋精神。
穿越时空的精神坐标
半个世纪前,当毛泽东为一个普通的战士欣然命笔时,谁也没有料到,这位平凡的战士从此与共和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紧紧交织在了一起。
时代见证,雷锋不是“水火英雄”,却用短暂平凡的一生,震撼了一个人口最多的国度;他并非“沙场壮士”,却凝聚了真善美的光辉,谱写值得记忆的一页历史篇章。
雷锋犹如一口钟,他接受了时代的撞击,又用自己的声波去震动时代。每当人们褒奖一种高尚行为时,总是将其与雷锋连在一起;每当社会风气不好时,人们总会呼唤雷锋精神的回归。
人人都在寻找自己的雷锋。没有过时的雷锋,只有常学常新的精神传承。
历史越来越遥远,历史越来越清晰。今天,让我们共同去见证一个士兵与一支军队、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永恒记忆。
“雷锋班”在见证 永驻军营的雷锋
这是一次难得的相聚。
前不久,“雷锋班”命名50周年之际,“雷锋班”历任班长从四面八方赶来,齐聚“雷锋班”。
“我不仅是‘雷锋班’班长,还是雷锋的班长。”抚今追昔,第一任班长、年逾古稀的张兴吉老人特别自豪:25任“雷锋班”班长中,只有他给雷锋当过班长。1963年国防部授予“雷锋班”荣誉称号时,他从沈阳军区时任司令员陈锡联手中接过“雷锋班”锦旗。1996年初,雷锋像作为六名英模画像之一下发全军。消息传来,老人兴奋得好几宿没睡着。
“老班长不仅把画像留在了部队,更把精神留在了军营。”现任“雷锋班”班长毕万昌接过话茬说,50多年来,不仅我们“雷锋班”“雷锋连”始终带头弘扬雷锋精神,全军官兵同样持之以恒践行传承雷锋精神。
历任“雷锋班”班长对此感同身受。第22任班长吴锡友介绍说:“从1963年1月10日收到第一封信至今,50多年来,全国各地写给‘雷锋班’的来信始终没断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全军各部队战友写来的,雷锋精神一代代地被继承了下来。”
前不久,团队开展“重走雷锋路”活动。一路上,“雷锋班”战士受到热捧。刚到湖南,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望城公安消防大队主动与他们签订共学共育协议;到天安门国旗护卫队,他们被安排在最前面观看升国旗……近年来,“李向群班”“王杰班”“董存瑞班”“南京路上好八连”等580多个先进集体纷纷与“雷锋班”建立共建关系。
“我们既是雷锋精神的传承者,更是雷锋永驻军营最直接的见证者。”谈起这些,历任“雷锋班”班长感慨万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永驻军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