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假如毛泽东去骑马

2013年03月08日15:5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万民同庆,举国欢腾。当时我在天安门阅兵庆典的观礼台上,手机响了,收到这样一条信息:

中国医学科学院成功克隆毛泽东,各项生理指标处于其50岁水平。新闻发布后引起强烈反响。奥巴马立即声明:美国在三天之内废除与台湾关系,并撤走在亚洲的一切军事力量。日本首相于当天下令炸毁靖国神社,承认钓鱼岛是中国领土。国内24小时县级以上干部退缴赃款980万亿;全国股市一片红;房价下跌60%;十三亿中国人民再次唱起了: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祝大家节日快乐!

这是一个善意的调侃,红色的幽默,也包含着一种社会思考,一种对过去美好一面的怀念和对现在腐败一面的批判。过节了,而且不是一般的节庆,是共和国的生日,60岁的生日啊!人们忘不了开国领袖。他老人家要是还在多好啊,这天安门城楼本来就是他当年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地方。虽然他老人家后期搞“文化大革命”也曾犯有大错,但前期对民族确有大功,所以人们总希望他还能一如前期那样的英明。这善良的愿望,反映了人们对那个美好时代的怀念,对未竟之业的遗憾。如果斗柄能够倒转,如果历史能够重写,如果那次骑马走两河能够成行,如果老人家在60年代能反思自己的错误,晚年不犯或少犯错误,这该多好。这一切当然都不可能,我们也知道这永不可能。但是后人想一想还不行吗?这样的假想,是对历史的复盘,也是对再后之人的提醒。历史不能重复,但是可以思考,在思考中寻找教训,捕捉规律,再创造新的历史。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一个犯了错误而又不知反思的民族是更悲哀的民族,一个学会在失败中思考的民族才是真正了不起的民族。不要忘了,正是“文化大革命”浩劫之后的大思考才成就了今天的复兴。

毛泽东是一本我们永远读不完的书。

注:①尉侯,汉代设在西域的官。博望,张骞通西域,封博望侯。星槎,神话中来往于海上或天上的木筏。崆峒,甘肃东部的名山。卢龙,长城东部古要塞,在河北喜峰口。山海,山海关。这首诗的大意是:自从张骞凿通遥远的西域之路后,东西古道上的官员就往来不断。笳歌声中,我倚剑遥望,嘉峪关连绵直接崆峒山。长城下将士乘着月色去饮马,戍楼上苍鹰在盘旋。除了卢龙、山海两关,在这以东还有何处能比得上雄伟的嘉峪关!

(2010年3月19日)

(《学习时报》2010年4月26日,5月10、17、24日)

(责编:孙琳、王新玲)


相关专题
· 图书连载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