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周恩来终生不忘的人——追记烈士陈友才

2013年03月17日16:40   来源:湖南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郴州男儿

陈容建告诉记者:“友才叔叔出生于1914年,牺牲时不到24岁。尽管年轻,却是个‘老革命’。你说他自觉革命、替父报仇而革命,都说得过去。爷爷陈泽初大革命时,是村里农民自卫军大队长。‘马日事变’后,被国民党杀害在郴州东沙洲。叔爷爷陈秉武,大革命时跟随叶挺将军北伐,从广州打到武汉,牺牲在汉口渡江战斗中。1927年10月后,叔叔就参加了儿童团,后来还做了儿童团长。”

“1928年2月,他参加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从此,他当上了红军。

“他当红军后的情况,我这个解放后出生的人也是从这本书里知道的。”说罢,他翻开书,指给记者看。

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陈友才的名字与中共领袖们紧密相连:

在井冈山,被朱德看中,让他做了毛泽东的警卫员;

1929年5月,陈毅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5月,任红四军总部通信连连长;

遵义会议后,被任命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参谋;

1936年2月,任周恩来的警卫参谋……

周陈缘分

记者看过一份回忆录,里头说过一个陈友才与周恩来“互救”的故事。

第五次反“围剿”时,仗打得激烈残酷,红军的生活越来越苦。有一段时间,从总部首长到炊事员,每人每天一律发半斤粮食,装进大家用灯芯草编成的小袋子。每天早上装上半斤米,分三餐吃,大家叫它“布包饭”。身为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也是每天一份“布包饭”。他看到身边的红小鬼,一个个都处在长身体的年纪,就常常让出一些饭给他们吃。

虽为通信连长,其实却是个19岁小青年的陈友才,当然也吃过周恩来牙缝里省下的饭砣,但真正让他们“生命相连”却是那次躲避敌机。那是一个上午,周恩来叫过陈友才,说:“小陈呀,给我理理发吧,又长了。”陈友才给周恩来理完发,正在收拾工具的时候,忽然听到外面“嗡嗡”地响,还有“轰隆轰隆”的爆炸声音。陈友才推窗一看,哎呀,不得了,敌机正“瞪着大眼睛”朝这间屋子冲来。陈友才一转身就喊:“副主席,快进隐蔽所!”

周恩来一把抓住陈友才的手:“快,跟我一块儿去隐蔽所。”

“不不,我去勤务排。”陈友才说。

周恩来不由分说拉起陈友才就跑。进了隐蔽所,陈友才一看,隐蔽所太小,他怕自己再进去,周恩来活动不方便,又转身想再回理发的房间去。周恩来又把他拉回来,自己站在隐蔽所门口用身体挡住他。就在这时候,“轰隆”一声,炸弹响了。刚才周恩来理发的那间房子被炸塌了。陈友才看看炸塌的房子,又看看周恩来,热泪夺眶而出……周恩来笑着瞧瞧他,替他抹抹泪水:“哎,‘红小鬼’是不兴哭鼻子的!”陈友才看看周恩来,又笑了。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