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户籍卡
宋美龄户籍卡
看更多民国户籍卡,请用智能手机下载“码上晨报”客户端,扫此二维码。
多年前,在南京浦口的一家仓库里,200多万张民国时期的户籍卡被历史尘封。直到南京市档案部门发现了这批珍贵档案,于是一段鲜活的历史便清晰而直观地呈现于后人的眼前。南京市档案馆对这200万张民国户籍卡中进行了7年多的系统整理和深度加工,从中遴选出100位“大腕级”人物进行编纂,由南京出版社出版了《民国珍档:民国名人户籍》。昨天,记者直面这批珍档,为你披露“户籍卡”背后的故事。
南京从来“不排外”
1948年外省人比老南京多30万
记者了解到,这批户籍卡是1947—1948年间由当时的南京市民政局会同首都警察厅制作,详细记载了各级各界人士的姓名、籍贯、住址、年龄、家庭情况等要素,总数有200多万张。
多年以来,大家对南京人的评价是“不排外”,南京人为啥不排外?这个谜团在户籍证明中得到破解,因为到1948年9月,南京的外省人超过南京本地人,数据显示,当时南京人口有1333891人,其中外省市人有815933人,“老南京”有516914人,外省人已经超过“老南京”30万,这样看来,南京本来就是个“移民城市”,而且作为民国首都,吸引了大量外省市人口,“不排外”自然成为主流了。
记者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在1948年的南京,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南京的男性有750138人,女性只有583753人。“主要因为当时在南京任职的官员和谋生的异乡人都是独自生活的男性,大多数人没有带家眷。”南京市档案馆专家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