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攻势
我军扫清外围后,日伪军全部龟缩城里,城楼上的警戒大部换上日军。他们不断在城楼上加修工事,白天扯起一面日本旗,孤零零地迎风摇晃,到了晚上更是风声鹤唳,一有风吹草动就向外乱打一阵,三分示威,七分倒是为自己壮胆。看来,日军是准备负隅顽抗了。
军区首长及时指示部队,别看日伪军还在顽抗,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后,日军已经散了劲。不过,日军上层军官对投降的消息进行了严密的封锁,不让士兵知道真相,因此,攻城部队要一面积极准备攻城,一面大力开展政治攻势,瓦解敌军。军区敌工部陈部长还带了一批敌工干部和10多位日本反战同盟以及朝鲜解放同盟的战友前来协助。
高邮城北门外10余米就是密集的民房。六十四团制作了许多大标语,宣传股的同志乘黑夜将其挂在房屋的墙上。第二天一早,城上日军看到了醒目的大字:
“日本天皇早已宣布无条件投降了!”
“你们为谁流血?”
“你们的父母姐妹正等待着你们!”
“放下武器,保证生命安全!”
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政治攻势迅速展开了,采用的主要形式就是传单,这些传单既要体现我军政策,又要针对日伪军思想状态,而且要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政治部的同志一齐动手,开动脑筋,有时一人作一首,有时一人一句地编了不少顺口溜,比如:“天寒地冻破衣裳,你为谁人守城墙,不如出得城头来,弃暗投明求解放。”
这些小传单,有中文的,也有日文的,有文字也有图画。战士们刻不好日文,日本战友就动手来刻。
日伪军缩在城里,攻城部队必须想法把小传单送进去。那时候没有现代化工具撒传单,大家想了不少办法:有的制作了大弓箭,把传单射到城里去,可是城墙很高,有时射不进去,有时射进去了也射不远;有的则用迫击炮把成捆的传单打进城去;最成功的则是用“土飞机”撒传单了。
“土飞机”有2米宽,4米长,是用厚牛皮纸糊成一块瓦片式的大风筝,在离城1公里路远就由几个同志拖着跑。日军在城上看见了往往用机枪扫射,有时会把战士们的棉衣打穿,可是大家还是勇敢地飞跑着,大风筝渐渐地迎风而起。大风筝飞起来很威风,4个人用粗麻绳也拉不住它,只好把绳子绕在大树上。乘着12月的西北风,大风筝飞到了高邮上空。在大风筝上捆着一包一包传单,每包传单边有一根点燃的线香,线香有长有短,先后烧断捆传单的绳子,成百上千张传单雪花似的满天飞舞,慢慢地落到城里各个角落。
为了同日军前沿士兵直接接触,军区敌工干部和日本战友们组织了喊话组。高邮北门外有许多瓦房既坚固离日军又近,日军枪弹打不穿,炮弹打不到,在这里喊话日军士兵听得很清楚。开始喊话时,日军还打枪,后来就渐渐发生了兴趣,枪也不打了,往往几个人抱着枪站在那里听,敌工部的同志和日本战友宫本干脆跑出屋子,同日军大声谈话:
“你们全部被包围,跑不掉了!”敌工队人员说。
“我们用不着跑!”日军还是很高傲。
“天皇都投降了,你们还在这里流血为什么?”
“没有,不知道。”
“读段天皇诏书给你们听听,好吗?”宫本读了天皇诏书。这一下很生效,日军不声不响地听着。
“你们那里有好吃的吗?”日军对所读材料无法正面反驳,就突然提出些生活问题来想把话题岔开。
“有,烧鸡、炒蛋统统有,我们还有音乐听呢,放个唱片好吗?”
接着,就放起了日本歌曲:
“……唷,经常的,为我们的命运祷告的好母亲,大概很健康吧!妹妹大概要出嫁了,我做哥哥的多么想买些东西,做你的嫁妆。山啊,海,遥远的隔离我们,怎么能到达那里……”幽怨柔和的曲调,伴着熟悉的故乡歌声,一阵阵地飘荡在夜空,传进了这些日本士兵空虚的心灵中。枪声停止了,战斗的气氛显然变成了思乡的柔水,向日军缓缓地流去,战地一时寂静得阒无人声。
但是,在日军军官指挥刀的压迫下,日军仍然坚持不投降。
几天后,两个日本兵趁着晚上出城修理铁丝网的机会,投奔到新四军这边来。他们反映,天皇投降的消息,日军内部再也封锁不住了,日军思想上十分混乱,但部分指挥官仍然妄想执行上级命令,向国民党投降。
就在这时,国民党军也在急急忙忙地采取行动。他们一面密令高邮日伪军“共同固守待援”、“坚决抵抗到底”,一面派出二十五军一〇八师师长顾凤阳率领全副日械装备并配有日军顾问的1个团,勾结日军500余人,伪军三四千人,由仙女庙出动,向已被新四军解放的邵伯进犯,并企图增援高邮。又高又厚的高邮城墙,既是日军的军事工事,也是日军的心理防线,不打开它,日伪军是不肯投降的。军区首长下定决心,立即发起强大的攻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