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在陈云党风廉政思想研讨会上的发言

徐建平:廉政楷模 道德典范——从文物看陈云的廉政观

陈云纪念馆馆长 徐建平
2013年06月07日15:0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三、遵章守纪,是廉政观的基本途径

任何法律、法规和制度都要落实在行动上。正如陈云所指出:“遵守纪律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实际行动上。口头上说遵守纪律是容易的,困难的是在实际行动上真正遵守纪律。所以党观察党员是否遵守纪律,要看他的行动。”陈云的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他带头遵章守纪的情况。

在纪念馆的一楼序厅停放着一辆红旗牌的轿车,这是中央配给陈云的车。陈云明确要求:不准家人搭乘他的车。因此,在纪念馆的库房里,还保存着一辆红旗牌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是于若木外出的交通工具。两辆红旗牌车是陈云遵章守纪的最好见证。在纪念馆保存着一张陈云在医院住院时打碎台灯灯罩赔款的收据。当时,发现台灯损坏后,医院并没有打算收赔偿费用。但是,陈云说:损坏东西要赔偿,这是医院的规定,我们要遵守。最后做了赔偿。1995年4月10日,陈云同志交了自己一生中最后的一次党费,这张收据也保存在纪念馆;还有他在虹桥迎宾馆休养时,缴纳伙食费的收据等等。每次展出这些文物时,都令观众感到惊叹,他们不敢相信,一位伟人对自己的要求是如此严格。正如陈云的秘书所说:“首长对自己的要求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

陈云定下的规定,他都带头执行。1961年11月上旬,由于受到寒流影响,北京气温陡降。11月10日,周恩来去陈云那里,发现他披着棉被在床上看文件,仍被冻感冒了。周总理于心不忍,马上表示特许这里提前几天供暖气,陈云却坚决说道:“11月15日,供暖的时间是我定的,我不能破这个例。”

陈云同志一生酷爱评弹,工作之余和养病时听听评弹,是他放松疲劳、调节头脑和筋骨的好办法。在上海、苏州等地听评弹时,陈云坚持买票入场入席。为了听评弹的新节目,他请人录制了几盘磁带,坚持付了费用才肯接收。他诚恳地对来人说,我当中纪委书记,不能坏了规矩,应当带头遵守党的规矩。

陈云从不收礼。他常说,“很多人送礼是为了有求于我,我若收下,以后决定事情必有偏差。”有一年秋天,各大军区来京汇报军事演习。有两位军区领导到陈云的住所汇报工作,顺便带了两盒葡萄。当他们起身告辞时,陈云让他们把葡萄带走。两位领导一再解释,这不是送礼,只是让首长“尝尝鲜”。在一再劝说下,陈云摘下10个葡萄,微笑着说,这叫“十全十美”,剩下的你们还得带回去。两位军区领导感佩不已。陈云曾幽默的说过,“如果主席、总理给我送礼,我就收,因为他俩没有求我的事儿。”

“言必行,行必果”。党员干部只有带头执行规定,把口号落实在行动上,把承诺兑现在服务上,才能调动全党的积极性,形成高度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重视教育,是廉政观的必要条件

陈云不仅是对自己要求严格,也同样重视对子女和身边人员的教育。陈云同志指出:“希望所有党的高级领导人员,在教育好子女的问题上,给全党带好头。决不允许他们依仗亲属关系,谋权谋利,成为特殊人物。”

陈云对自己的子女要求十分严格,要求他们“读好书,做好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陈云被下放到江西“蹲点”。由于厨师生病,陈云长女陈伟力临时到江西为他做了10个月的饭。陈云对女儿说:“你在这里10个月,是为了照顾我,没有给国家做事,就不能拿国家的工资,回去后,要把工资退给单位。”后来,单位还给陈伟力开了一张收据,现在这张收据也保存在纪念馆。

1977年中央决定恢复高考制度,陈云的二女儿陈伟华在郊区教书,知道这一消息时,距离高考不足三个月,年近30的伟华央求父亲为她找个大学的老师“辅导一下”,父亲以疑惑的眼光看她一眼离去。事后母亲告诉她:你爸说这是“走后门”。要考就凭自己的本事考进大学门。后来,伟华靠自己的努力考进了北师大。

纪念馆还保存着一封陈云写给革命后代陆恺悌的信,在信中,陈云以父兄的责任,叮嘱陆恺悌,“千万不可以革命功臣的子弟自居,切不要在家乡人面前有什么架子或者有越轨违法行为,这是决不允许的。你们必须记得共产党人在国家法律面前是与老百姓平等的,而且是守法的模范。”“我与你父亲既不是功臣,你们更不是功臣子弟。这一点你们要切记切记。”

“公生明,廉生威”。无论对待自己的子女,还是对身边人员,都能保持公正,不偏私,这才能保持自己的威望。这是值得我们后人永久学习、宣传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清醒认识党风廉政建设的紧迫性,制定了“八项规定”等一系列重要措施,不断推进反腐倡廉理论和实践创新。今天,我们不仅要学习陈云的廉政风范,更为重要的是,在新的形势下,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过程中,要从陈云的廉政思想中汲取营养,从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责编:王新玲、孙琳)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