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李蓉:陈云党风廉政思想初探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副主任 李蓉
2013年06月09日15:3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陈云同志是中国共产党著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下不朽的功勋,深得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1978年12月到1987年11月,陈云担任了两届9年的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在此期间,他以对党的忠诚和丰富的经验,为着党的执政党建设禅精竭虑,为党风廉政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为党的建设所创造的宝贵经验,留下的深刻启示,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党的建设很有借鉴和帮助。陈云同志的党风廉政思想有几个方面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一、廉政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陈云同志作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党和国家的主要决策人之一,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的历史经验、正确判断改革开放条件下党所面临的执政形势,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著名论断,强调“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他论述的执政党党风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长期性,给全党敲起了警钟,对今天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981年3月4日,中纪委第三次全会通过决议指出:陈云同志提出的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对中国共产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是做好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应当形成舆论,使全体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陈云同志清醒地看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键是要处理好党与群众的关系,要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心甘情愿地接受来自群众的监督。陈云同志有一句名言:“不解决实际问题谈为人民服务,则是空话一句”。这反映了他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他指出:我们共产党必须天天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管是领导经济工作还是做其他工作,切实为人民谋利益都是必须遵循的一贯原则。陈云还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把革命搞成功了,千万不要使革命成果在我们手里失掉。现在我们面临着如何把革命成果巩固和发展下去的问题,关键就在于要安排好人民的生活,真正为人民谋福利。他反复告诫全党,要防止脱离群众。党内产生的贪污腐败等现象,都和脱离群众有关。我们党要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而奋斗,就必须加强执政党建设,密切与群众的关系。

二、坚持整顿党风,制定和维护党规党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执政的党,在整顿党风、维护党规党法方面做了巨大努力。但是,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党的组织、党员的党性观念、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都遭到了严重破坏。如何医治“文化大革命”给党的建设造成的巨大创伤,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使党内政治生活逐步走上正轨,成为摆在党的面前的重要问题。党的十一大之后,党在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平反冤假错案的同时,开始考虑制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此作为党章的具体补充,从基本方面对党内政治生活加以规范的问题。

1979年1月4日,陈云同志主持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会,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明确指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基本任务,就是要维护党规党法,整顿党风。实现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的要求已经写入党章和宪法,做好这件事,对党是一种重大工作,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是一种重大责任。在陈云同志的主持下,中纪委第一次全会着重研究了维护党规党法,搞好党风的问题;讨论并拟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草案)》等文件。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努力,《准则》于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正式通过。《准则》的主要内容是恢复和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传统。《准则》既概括了历史上处理党内关系和整顿党风的经验,又提出了体现时代特征的党的建设的任务和要求,这对于解决党的建设中各项重要问题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是陈云同志领导的中纪委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为提高党员特别是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增强党性,加强党的建设而采取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措施,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创举。《准则》的制定和陈云同志的经典论述,对党风廉政建设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陈云同志还为这部党规党法贯彻落实做了大量工作。

(责编:王新玲、孙琳)


相关专题
· 陈云纪念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