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巧用智能

拍摄身边党史宣教片 广州天河党史教育插上智慧化翅膀

2013年07月01日16:29   来源:南方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追忆伟人 党史宣讲进社区

为响应党中央学好国史党史的号召,昨日,在天河区毛主席视察棠下纪念馆,82岁高龄的老党员钟叙本带领新老党员宣誓重温入党宣誓,参观并讲述毛主席来棠下情况,最后在心愿墙上寄语。纪念馆馆址设在棠下村达善大街27号的湛川祖祠内。1958年4月30日,在中共广东省委书记陶铸、广州市市长朱光的陪同下,毛主席来到广州棠下农业合作社视察,一一询问棠下的公共积累、党团员情况,并召开了“六级干部”(中央、省、市、县、乡、村)座谈会,勉励大家“有事多和群众商量,把生产搞好”。此后,会址即辟为“毛主席视察棠下纪念馆”,成为重要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年7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正式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棠下街对毛主席视察棠下纪念馆进行了重新修缮。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馆天面的瓦、杉,祠内的柱,地上的红色大阶砖,都恢复了原貌。新修的纪念馆利用已有资源,结合了新型媒体的形式,对馆内文物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成为了老少皆宜的党史学习基地。自修缮以来,共有近3万人次的党员干部群众来馆参观学习,使传统的纪念馆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成为天河区一个别具特色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基地。

当年任棠下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的老党员钟叙本对毛主席视察棠下的每一幕都记得很清晰。昨日,钟叙本向大家介绍道:“就是在这个房间,主席开了个中央到村的‘六级干部会议’。主席深入群众,走进村里的蔬菜试验田,教导大家要关心群众,走群众路线……”

天河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黄彪介绍,为了让广大党员群众认真学习党史,就必须让党史宣讲进社区,让党史教育随时随地随心。修缮毛主席视察棠下纪念馆并重新开放,是天河党史宣讲进社区的一个缩影。

巧用智能 拍摄身边党史宣教片

在广州市天河智慧城党员“四自”活动中心,设有建党伟业互动体验和党建书吧栏目,配备了现代化的光电声能仿真场景、投影以及互动游戏,让参观者亲身体验,身临其境去感受我党的重要历史时刻,使参观者在轻松游览之余又能接受党史教育。

昨日下午,记者在活动中心看到,精美的大屏幕正放映着天河区自己采编制作的《建党伟业》,浓缩了党的一大到十八大的发展历程和不朽伟绩。

据悉,天河区身边党史宣讲队成立后,宣讲大使带领天河区的广大基层党员、群众到广州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去进行现场宣讲党史。为了让没能到现场的党员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宣讲的过程,了解党史,天河区把宣讲大使现场宣讲的过程全部拍摄下来,让那些没有到宣讲现场的党员可以通过看宣教片,获取党史知识。

为了保证拍摄的质量,天河与专业的拍摄机构合作,在“身边党史宣讲队”内部选拔优秀的宣讲大使进行拍摄,他们用通俗的、大众的语言宣讲党史,采用“边走边讲、情景教学”的方式,提高了宣教片的可看性、趣味性,以及宣讲的有效性。目前,天河已经拍摄好了第一部党史宣教片:《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今年,计划再拍摄其余六部,包括毛泽东主席视察棠下纪念馆、岑村抗日先锋队旧址等。黄彪称,智慧党建是一种创新的党建理念,更是一种党史教育、宣传的创新性载体。天河区智慧党建的各个项目,都用党史教育贯穿其中,使广大党员在使用新技术手段进行组织生活的同时,也受到了深刻的党史教育。比如智慧党建的核心项目“一机通”、“一页通”、“一屏通”等,都设有专门的党史栏目,让广大党员群众随时随地随心能够接受党史教育。天河拍摄的党史宣教片,与天河“智慧党建”的技术设备、站点紧密结合了起来。天河计划将该片发至天河1200多个基层党支部,方便基层党组织在日常的组织生活中使用。

在天河智慧城党员“四自”活动中心内,专设的建党伟业和党建书吧栏目中,将先进的数字化展示手段与多媒体互动展示方式相结合。在“翻阅党史”互动区,党员们可以亲手触及、身临其境地感受党的发展历史上三个闪光片断(包括党的“一大”、开国大典和邓小平南方视察)的详细情况。记者也上前,感受了一把。对着大屏幕画个圆圈,邓小平南方视察的视频就开始播放。

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陈穗雄副主任说,天河区委组织部、区委党史研究室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总书记的指示,在天河广大党员群众中开展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党史教育活动,这些新颖的活动让广大的党员群众着迷,取得了很好的宣传、学习效果,他们的做法行之有效,值得推广。(成希 查冠琳 田禾 覃卉)

(责编:杨丽娜、王新玲)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