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太行山上的一座丰碑——深切怀念李顺达同志

申纪兰
2013年07月11日13:17   来源:山西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西沟的经济不断发展,李顺达的身份和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但他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劳动本色始终没有变,不管是担任党支部书记在西沟,还是当了中央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协副主席在太原。

1956年,西沟村农业喜获丰收,林牧工商各业也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集体积累也在一步步扩大,于是合作社露出了花钱大手大脚的苗头,李顺达发现这种情况后,立即进行了节约教育,并且制定 “四不花钱”制度,即:山上有的不花钱买,地上能长起来的不花钱买,自己会造的不花钱买;能自繁自育的不花钱买。“四不花钱”制度,至今还作为我们合作社的一项制度,坚持了下来。

为了教育大家勤俭办社,李顺达还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做勤俭节约的表率。有一次,李顺达见几个青年吃完桃子把桃核扔了,就一颗一颗捡起来,种在了山坡上。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已是中央委员的李顺达只要回到村,马上就到地里和大家一起参加劳动,端上碗和大家一块吃饭,晚上还要和大家研究工作,从不搞特殊化。在李顺达的带领下,西沟合作社勤俭持家蔚然成风,直到今天,我们西沟村还仍然保持着艰苦奋斗、勤俭持家这个传家宝。

毛主席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最讲“认真”。李顺达最听毛主席的话,也最讲“认真”,他那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得有一年春,我带领了一伙青年去栽树,有些人没有栽好,可我粗心大意没发现。老李随后来这个地方进行检查,把没有栽好的树都给拔了起来。当天中午,老李把我叫到饭场上,说:“纪兰,你去瞧瞧你们栽的什么树?啊,不重栽行不行?”于是,我们老老实实进行了返工。为这件事,我还在群众大会上作了检查。后来,我们种树的时候,就再也不敢马马虎虎了,栽一棵就要叫它活一棵。李顺达还教育我们说,活人要栽活树,不能栽成死树。要不是老李这样认真,栽了这一遍还说不定只活几棵。正是李顺达这种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才有了我们西沟今天的满山松柏。

林业上有一个干部,人们都叫他土专家,在村上管果园。他觉得自己管苹果,就吃了几个。“管甚拿甚,这还了得?”李顺达发现这个问题后,黑夜没吃饭就让我叫这个干部开会,他说:“你要这样做,下头的人都会跟上你瞎干,我们还顾不顾这个集体?我们当干部的,只能吃苦在前,不能享受在前,不该享受的你享受了,就是多吃多占,就得处分你。”我们西沟村在党支部内坚持几十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点确实是李顺达带出来的。我们都是人,总要有缺点和错误。李顺达发现问题当下就不过关。那个时候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说老实话,我还出汗哩。现在有些人满不在乎,把民主生活会开成了娱乐晚会。

(责编:姜萍萍、赵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