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红军标语背后的廉政故事

2013年07月25日10:31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红军标语背后的廉政故事

一根灯芯著雄文

红四军数千人在山上,晚上点灯照明要用油,吃饭炒菜要用油,而山上每年生产的油极为有限,加之敌人封锁,外地的油又运不进来,因此,油成了山上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除了炒菜少用油外,毛泽东指示军部搞了个用油规定:连以上单位办公、开会只用一盏灯,可以用三根灯芯,不办公、不开会时则不用灯;平时,每个连队留一盏灯,用一根灯芯,供换哨、查哨等急用。

1928年3月和8月,井冈山遭受了两次血雨腥风的洗劫,一些人产生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为了坚定根据地军民的必胜信心,毛泽东需要回答这个问题,因而开始了对武装割据这个全世界共产主义者没有遇到过的理论问题的研究。他白天搞社会调查,晚上看书、读报、写文章,在他的桌上,摆满了书、砚和纸张。

按军部规定,毛泽东晚上点灯可以用三根灯芯,但为了省油,他坚持只用一根灯芯。警卫员担心长此下去,毛委员的视力会搞坏,因而,每到天黑,就在灯里加上两根灯芯,可毛泽东一进房,就悄悄地挑开了两根。就这样,一滴油、一根灯芯用完了,又添上一滴油、一根灯芯……江西的老俵、换岗的战士,望见八角楼上彻夜不熄的灯光,都会喃喃地说道:“毛委员,您该休息了。”

就在这微弱的灯光下,毛泽东在1928年10月5日晚上写完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篇光照神州的著作,全面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10月14日在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它作为大会决议案的一部分,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拥护。也就在这次会议之后,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的思想,牢牢扎根在了根据地军民心中。

11月25日,毛泽东又在八角楼写成了《井冈山的斗争》。不久,井冈山的军民唱起了这样一首颂歌:“天山的北斗亮晶晶,比不上八角楼上的灯光明,毛委员就是掌灯的人,照亮中国革命万里程。”

陈毅报告中一首楹联的由来

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不仅战斗频繁,而且生活十分艰苦。

红军生活虽然“菲薄”,但官兵奋斗精神毫不衰减,除党的领导外,靠的就是军内的民主主义,官兵待遇一律平等,经济公开,由干兵委员会管理伙食。毛泽东、朱德、陈毅和全军官兵都是同吃一锅菜,唯一不同的,就是毛泽东桌上多了一点辣椒,因为毛泽东一直有着湖南人爱吃辣椒的习惯。

为了省钱,当时部队吃得最多的就是南瓜和茄子,1928年10月从宁冈挑回的南瓜就有一万多个。为此,官兵们编了这样一首歌谣: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了香,餐餐吃得精打光。

由此,仍能从每日五分的油盐柴菜钱中节约一点作零用,名曰:“伙食尾子”,每人每日约得六七十文。这种由士兵委员会管理伙食的办法,士兵很满意。后来,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总结了这样一句话:“中国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义,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1929年9月1日,陈毅在《关于朱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中,也引用了红军的一副对联:“红军中官兵伕薪饷穿吃一样,军阀里将校尉起居饮食不同。”(王锡堂)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