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缅怀爷爷吴岱峰

——写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苏区创建80周年之际
吴云章 吴兰涛
2013年07月31日13:54   来源:陕西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缅怀爷爷吴岱峰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照金苏区是陕甘边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苏区创建80周年,爷爷吴岱峰曾经在照金苏区薛家寨参加了一场壮烈的保卫战。特写此文,藉以缅怀。

临危受命 浴血照金

薛家寨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处于桥山山脉南端,山寨海拔1600多米,东南西三面为悬崖绝壁,与龙家寨隔沟相望,地势十分险峻。1933年春,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陕甘边区游击队利用寨内的5个较大型岩洞,分别设立了医院、修械厂、被服厂、仓库等后勤单位,并筑建了寨楼、堞墙、战壕、碉堡等防御设施,军事上使薛家寨易守难攻,一度成为陕甘游击队和陕甘边根据地的大本营。

1933年9月下旬,西安绥靖公署纠集照金周边各县民团武装上千人,趁红军主力北上外线作战之机攻打薛家寨,留守军民奋勇抗击,多次将反动民团武装击退。陕甘边区游击队总指挥李妙斋在战斗中不幸被冷枪击中,英勇牺牲。刚刚经历了红二十六军在秦岭山麓残酷战斗的爷爷临危受命,接替李妙斋职务。在山上的一处路上看到有一摊未干的血迹,战友们告诉爷爷,那就是李妙斋烈士牺牲时留下的鲜血,爷爷面对死亡,毫不畏惧,从容地走向保卫薛家寨的战斗岗位。

10月13日,国民党第十七路军孙友仁团数千人,配属炮兵,在反动民团武装的配合下,向照金苏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合围薛家寨。此时,周围其他地方均已失守,主力红军又在外线作战,我方留守军民仅200余人(包括许多后勤人员),敌军在人数、武器装备、后援补助等方面都占有极大优势。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爷爷与将士们顽强坚守,浴血奋战,利用险要地势,防守严密,敌人屡攻不克。

10月15日,疯狂的敌人发起了密集的轮番进攻,用山炮、重机枪向薛家寨狂轰乱射,使我军阵地淹没在一片火海之中。爷爷临危不惧,沉着地指挥,同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打退了敌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给予敌人重大杀伤,我军也受到了较大的损失。由于十分熟悉薛家寨地形的陈克敏(陕甘游击队的一个分队长)叛变投敌,他将其驻守的战略要地龙家寨变成了反革命武装攻击薛家寨的重要突破口,把我方兵力部署告诉对方,还带敌人在深夜从我军未曾设防的崾硷处攀爬小树登上薛家寨。

10月16日,寨外的敌军用山炮把前山险要处轰垮,地方民团武装紧紧包围后山,加上叛徒陈克敏偷入山寨,敌人对薛家寨前堵后击,里应外合,企图彻底围剿我守寨军民。

爷爷和战友们为了保存革命实力,决定突围。他们选择了悬崖陡壁、怪石突兀的寨子东面突围,那里平时很少有人出入,敌人也料想不到。游击队员们用集束手榴弹连续爆炸,打开一条通路,使机关和后勤人员首先突围出去。爷爷和战士们边打边撤,组织大家用绳索、绑腿、布匹连在一起,从悬崖吊下山底深沟里,成功突围。

爷爷和习仲勋、张秀山等人率领突围出来的照金游击队六七十人,继续在宜君、黄陵一带坚持游击斗争。不久,他们就越过桥山,到陇东盘克原与王吉泰、刘志丹率领的主力红军会合,保留和培养了陕甘边根据地的骨干力量。

(责编:吴斌、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