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必须给人民看得见的物质福利

胡晓青
2013年08月02日15:3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赏析

共产党人第一位的工作

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反复强调,要使人民群众真正拥护支持革命事业,就要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让人民群众得到看得见的物质福利。

1941年6月3日,陕北一位县长在开会时被雷电击死。这件事情传出去后,一位农民发牢骚说:老天爷不睁眼,咋不打死毛泽东呢?保卫部门听说后,欲把这件事当成反革命事件来追查,但被毛泽东制止了。之后这件事引起他的深刻反思,他想知道到底做错了什么事引起了群众的反感。后来一调查,原来是因为征粮过多,农民负担太重而有怨言。于是,毛泽东提出不能再这样办了,决定把公粮从每年20万担减为16万担,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在这之后,毛泽东还曾数次提起此事,教育党员干部要时时想着百姓,不增加人民的负担。

1942年12月,毛泽东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一书中指出:“我们还有许多同志只是做一个方面的工作,只知向人民要这样那样的东西,粮呀,草呀,税呀,而不知道做另外一方面的工作,即是用尽力量帮助人民发展生产”。在这里,毛泽东批评那些不注意动员人民帮助人民发展生产渡过困难而只注意向人民要东西的错误作风,并强调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这是“每个在农村工作的共产党员的第一位工作”。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毛泽东将帮助人民发展生产,让人民得到实惠,作为共产党员第一位的工作,认为“只有在做了这一方面的工作,并确实生了成效之后,我们去做第二方面的工作一一向人民要东西的工作时,我们才能取得人民的拥护,他们才会说我们要东西是应该的,是正当的;他们才会懂得他们如不送出粮草等等东西给政府,则他们的生活就不会好,就不会更好。”

为了帮助人民发展生产,增加人民的物质福利,毛泽东主张共产党员应该不惜风霜劳苦,切切实实地去研究人民中间的生产生活问题,将工作做到细致,真正和人民打成一片。例如,对于耕牛、农具、种子、肥料、水利、牧草、农贷、移民、开荒、改良农作法、妇女劳动、二流子劳动、按家计划、合作社、变工队、运输队、纺织业、畜牧业、盐业等重要问题,要具体地而不是讲空话地去帮助。

电影《一九四二》以悲情的方式叙述了1942年中国大地遭遇的那场浩劫。当时,河南灾民在地狱般的处境里辗转挣扎,到处迁徙逃亡,寻求新的生路。在大灾荒中,灾民们的一个重要趋向就是北上进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边区。据统计,其中进入晋冀鲁豫边区的,仅太行、太岳两区的即多达25万余人,大约相当于全边区所有灾民的1/6,辗转而至陕甘宁边区的至少也有万余人。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最困难的时期,再加上国民党政府的封锁,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的财政经济状况也极不乐观。但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边区政府在减免边区人民负担的同时,还积极拨粮拨款赈贷灾民,这与国民党政府对灾民的不管不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边区政府用于救济群众的粮款,数目相当巨大,但很快发现,单纯的救灾不仅难以为继,会坐吃山空,而且会使灾民形成一种单纯依靠政府的思想,于是就开展了“男的参加运输,女的参加纺织”的生产自救运动。到了1945年,陕甘宁边区耕地面积较战前增加了79.4%;民间纺织业,由战前的没有,发展到战后的纺妇15万人以上,织妇4万至5万人,织布机近30万架的局面。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比战前普遍改善了,并部分达到丰衣足食。

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还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及其革命军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努力。早在1939年,我们党为了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就动员广大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到1943年,仅晋绥、北岳、胶东、太行、太岳、皖中等六区就扩大耕地600万亩以上。陕甘宁边区机关和部队每年需细粮(小米)3900万公斤,自己生产达1500万公斤。边区许多部队粮食、经费达到全部自给,真正达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最初目标和较高效果。毛泽东指出:“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的奇迹,这是我们不可征服的物质基础”,并把它与1942年整风运动一起称为当时整个革命链条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两个环子。这不仅支持了艰苦的抗战,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而且激发了人民群众参加革命军队的积极性。

延安时期,我们党虽然意识到要“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但毕竟条件艰苦,心有余而力不足,所能给予人民的物质福利还十分微薄。但这种关心民生、改善民生的高度自觉的意识却作为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了下来。当前,随着国家富裕程度的提高,党和政府一直将改善民生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努力使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2013年3月6日,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的审议和讨论时指出:“要大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注重关心生活困难群众,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这段话与毛泽东“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有着对人民共同的情怀,真正温暖了人民群众的心窝。当前,我们需要努力做到的是,不仅要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还要给予老百姓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更高层次的民生“实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富民强,所追寻的中国梦才会更有质感。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责编:张湘忆、赵晶)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毛泽东纪念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