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石
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5日,广州国民党当局在全城范围内展开了对共产党人和进步学生的大搜捕,仅中山大学一地,就有40余名共产党人、进步学生遭军警逮捕,毕磊也在其列。为了营救毕磊等人,当天下午,鲁迅赶往中山大学,主持召集系主任紧急会议。关于开会的原由,时任中山大学教授的何思源后来回忆道:“这次会议不是学校当局召开。戴季陶、朱家骅不可能召开这样一个会,傅斯年没有资格也不愿召集。鲁迅就对许多人说:‘你们看怎么办?学生被捕抓走,学校有责任,我们应当对学生负责,如果军队随便到学校乱抓人,学校就没有安全了。’于是他决定下午召开紧急会议,朱家骅知道后也参加了,戴季陶没有参加。”在会上,鲁迅痛斥国民党的反动行径,并当场呼吁营救被捕学生。朱家骅却说:“关于学生被捕,这是政府的事,我们不要对立”,“我们要听政治分会的,党有党纪,我们要服从”。在那样的情形下,公开支持鲁迅的人不多,会议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参见何思源:《回忆鲁迅在中山大学情况》,《鲁迅研究资料》第3辑,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第236、237页。)
毕磊等人被捕后不久即惨遭杀害,鲁迅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下了《怎么写——夜记之一》一文,寄托了他对毕磊的深切悼念:“果然,毕磊君大约确是共产党,于四月十八日从中山大学被捕。据我的推测,他一定早已不在这世上了,这看去很是瘦小精干的湖南的青年。”(《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1页。实际上,毕磊是在4月14日晚间,从一间学生宿舍里被反动军警抓走的。)在其后所作的《在钟楼上——夜记之二》中,鲁迅再次将矛头指向国民党蒋介石的“清党”大屠杀。他说:“只有若干已经‘正法’的人们,至今不听见有人鸣冤或冤鬼诉苦,想来一定是真的共产党罢。”(《鲁迅全集》第4卷,第30页。)
4月20日,在正式提交书面辞呈的前一天晚上,鲁迅在给他的学生李霁野的信中,先是写了一些有愤于顾颉刚来做教授的话,至信尾,忽地笔锋一转,写到广州国民党发动“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搜捕和屠杀共产党人这一事件上来。鲁迅说:“这里现亦大讨其赤,中大学生被捕者有四十余人,别处我不知道,报上亦不大记载。其实这里本来一点不赤。”(《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41页。)
![]() | ![]()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