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叶剑英诗作中的海军往事

袁小伦

2013年09月04日10:04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叶剑英诗作中的海军往事

《在巡洋舰上》

友谊深过太平洋,

巩固中苏沿海防。

纵有导弹射千里,

不如团结一心强。

强调团结友谊的重要

1957年12月1日,以彭德怀为团长、叶剑英为副团长的中国军事代表团前往海参崴访问前苏联远东最大的军港,并参观苏军四大舰队之一的太平洋舰队。

时任太平洋舰队司令的索卡洛夫海军上将在祝酒时,滔滔不绝地夸赞导弹的威力和作用,似乎今后的战争只需按一下电钮便可以决定胜负。

彭德怀听后觉得有点儿不对头,便同身旁的叶剑英私语了几句。只见叶剑英站起身来,举起酒杯,彬彬有礼地献上一首诗《在巡洋舰上》:“友谊深过太平洋,巩固中苏沿海防。纵有导弹射千里,不如团结一心强。”在这首诗中,叶剑英有意识地强调友谊和团结的重要,含蓄委婉,彬彬有礼。当翻译将大意译出后,太平洋舰队司令和其他在座的苏军将领异口同声地称赞,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场的太平洋舰队机关报《太平洋报》主编沙布洛夫上校恳切地提出请中方译出诗的全文,以便次日将该诗见报。当翻译孙维韬把译稿交给舰队司令索卡洛夫看时,他站起身来,有板有眼地朗读起来。索卡洛夫领会到该诗的深层寓意,兴高采烈地说:“瞧!‘太平洋’这个词一语双关,用得多巧妙啊!我们是太平洋舰队,友谊又深过太平洋……”

《巡视海洋岛大长山列岛防务》

魏武挥鞭看沧海,

岂知东海有长城。

汪洋灭敌空潜快,

岛岸坚防民与兵。

赞颂海上“长城”雄伟气魄

1965年8月24日,叶剑英视察海洋岛和大长山岛的防务。

上午8点多钟,叶剑英登上快艇,来到驾驶台上。首长落座,一声哨音过后,马达启动,艇艏激起了白色浪花。叶剑英迎着海风,凝目远眺。不一会儿,他用手指着远处的3座岛屿,向为其操舰的大队长姚保江询问:“这是什么地方?”“是三山岛。”姚保江马上做了回答。接着,其他首长向叶剑英详细地介绍了岛屿的情况。叶剑英听后深有感触地说:“它构成了大连港的屏障啊!”

快艇很快在大长山岛靠岸了。叶剑英进哨所视察,上哨位瞭望,到舰艇舱室询问,进伙房看饭菜,走访民兵班,还对岛岸的战备防御设施作了许多重要的指示。返航后,姚保江走到叶剑英跟前说:“请首长题词!”叶剑英高兴地接过笔,俯身在海图桌上挥笔写下了《巡视海洋岛大长山列岛防务》:“魏武挥鞭看沧海,岂知东海有长城。汪洋灭敌空潜快,岛岸坚防民与兵。”

叶剑英视察海防,被眼前的景象所触动,想起了1700多年前那位颇具文韬武略的魏武帝曹操,想象他当年北征乌桓、东临碣石抒写“观沧海”的豪情,想象他看到今天的人民海军的海上“长城”,又会涌动怎样的诗情,写出怎样的诗作呢?诗人为古人遗憾,为今人自豪。“空潜快”是当时中国海军的发展战略,即依托岸基的雷达观测站来获取目标,然后由海军航空兵对海上实施空中掩护,由快艇兵力出击,一般是护卫艇、鱼雷艇、导弹艇协同作战,对敌方的大型目标实施突击作战。与此同时,潜艇在近海防御的远方形成一道更远的屏障,对较远海域来犯之敌形成威慑。“空潜快”战略形成人民海军一定距离的综合作战半径,即海军的综合作战能力在一定距离范围内足以抵御强敌的海上入侵,这对年轻的共和国筑起海上“长城”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说,这首诗高度概括了人民海军和民兵联防,海上和海岛、海岸多重防线的人民战争的雄伟景象。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