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西方汉学研究的中心开始从法国转移到美国,期间,美国出现了以费正清为代表的第一代专业汉学家。考察其学术背景就会发现,他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师承和不同的研究领域,但却拥有一段共同的经历——20世纪30年代都曾留学北京,短则一两年,长则四五年。这批汉学家除费正清之外,还有毕乃德、宾板桥、卜德、顾立雅、毕格、西克曼、戴德华、韦慕庭等。
●韦慕庭与费正清在华北协和语言学校的学习交往活动
第一代美国专业汉学家当中大部分人是30年代凭借哈佛燕京学社的奖学金来北京进修的。除了学术上的进修外,语言上的进修自然也必不可少。为这批年轻学者提供语言训练的是华北协和语言学校。韦慕庭与费正清正是在该校网球场上开始了他们的友谊。韦慕庭于1932年秋天从哥伦比亚大学来到北京,由于奖学金数量不足,他在语言学校学习时兼做该校图书馆的管理员。与他相比,费正清还要更辛苦些。费正清1932年初作为牛津大学的研究生来到北京,一开始因为有罗德斯奖学金,生活得很舒适。1933年该奖学金到期后,他两次申请哈佛燕京学社奖学金都失败了,于是只好到清华大学去兼课。当然,即使是在奖学金不足或不到位的情况下,美国留学生们的生活也不会困难到无米下锅的程度。当时美元与银元的兑换率是1:5,留学生们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住宽敞的房子,并至少有一名仆人。
在北京,留学生们还有定期和不定期的朋友聚会。1929年至1934年毕安祺任美国史密斯苏尼博物馆(即美国国家博物馆)驻北京代表时,曾组织每月一次的聚会,大家在轻松的气氛中讨论一些共同关心的学术问题。美国驻华公使詹森(1929年-1935年在任)也时不时地请年轻学者们打打牙祭,以示作为在华最高官员的关心。而让留学生们更为兴奋的是,他们可以在汉语还不熟练的情况下和中国学者用英语进行交流,并向他们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