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蔡元培缘何素食十二年

单滨新

2013年10月10日14:08   来源:人民政协报

原标题:蔡元培缘何素食十二年

不久,寿孝天回信引用杜亚泉的话说:“植物未尝无生命,戒杀义不能成立。”蔡元培在1910年4月回信说,“世界实行之事,大抵动于情感,而非动于理论”,“戒杀”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感情问题。人类进化是个渐进过程,越早期就越是牺牲自己身体来获取所得,如人吃人、肩挑手拉、踏人力车,后来改用马车、牛车,现在则用电、用油了。在技术发达的同时,人的感情在进步,恻隐之心在传播,开明的人会视禽兽为异种之人。素食主义者也非绝对不杀动物,一叶之蔬、一勺之水,里面也有许多小生命生活其间,只是人眼看不到,因而感情上没有产生恻隐之心。现在人的感情及于动物,故不食动物。他日,若感情及于植物,则自然不食植物。他还说,自己素食之后,“觉于吾之口及胃,均无甚不适,而于吾心则甚惬,遂立意久持之。”

蔡元培原本就瘦,夫人担心素食对健康有影响,便借故劝说他:“先生早年曾密造炸弹,试图谋杀慈禧,那时连人都想杀,现在怎么连禽兽的生命都痛惜起来了?”蔡元培回答“人有该杀之罪,杀之非为过也。动物何罪之有?故杀之无道也!”

1913年10月,蔡元培参与孙中山“二次革命”后,携家人来到法国游学,暂时住在李石曾创办的位于巴黎近郊科隆布镇的豆腐公司。蔡元培素食就受李石曾影响,如今住在他的豆腐公司里,“午、晚餐包与豆腐公司”,自然是餐餐素食,吃得最多的是豆腐、豆浆、豆面、豆粉、豆皮等。有人后来回忆说,“元培同他都力行素食,这一特殊的生活习性使两人相处颇为契合”。

在法国期间,蔡元培一家先后住在圣多耐、都鲁士和罗埃等地。在罗埃,蔡元培跟李石曾的朋友欧思东住在一起,向他学习法语。欧思东是比利时人,“长于音乐,常素食”。相同的情趣与习性,使他们相处十分融洽,更使蔡元培保持着素食这个习惯。

据语言学家何容晚年在《对“卯”字号前辈的一些回忆》一文记述,“五四”时期,天津学生联合会邀请蔡元培去讲演,地点安排在维斯礼堂。联合会派代表到车站去迎接,但没有接到蔡元培。原来,蔡元培独自先跑到天津大胡同著名的真素楼吃素菜去了。

蔡元培不仅自己素食,还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在师生中倡导素食。

1917年底的一天,《北京大学日刊》的一位校刊编辑跑来请示说,有一位叫林明侯的学生,来函建议校方提倡素食,还要求公开发表自己的主见,不知校长尊意如何?蔡元培当即作了批复:“右提议鄙人甚所赞成。同学中有赞成斯举者,可速赴斋务处报名,以便议定办法。”该批复意见与林明侯的《请于校内增设餐堂另订素食章程书》一起在1917年11月15日的《北京大学日刊》发表后,北大校内一度兴起素食的热潮,许多老师和学生都开始素食。

蔡元培还在北大倡导发起组织北大“进德会”,1918年1月19日《北京大学日刊》刊登的《北大进德会旨趣书》中,把“不食肉”作为“正心修德”的一条重要标准,指出会员修身的最高等级是“八不”:不嫖、不赌、不纳妾、不作官吏、不作议员、不吸烟、不饮酒、不食肉。

1921年,蔡元培因腿病不能行走,医生觉得病时素食不易调理,劝他恢复肉食。蔡元培在《自写年谱》中云:“(我)素食十二年,至民元(国)十年,在北京,因足疾,被医生劝告而又食肉,深愧不如李君(即李石曾)的坚定”。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程宏毅、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