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百年学人胡适

2013年10月17日10:41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百年学人胡适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因学养、兴味及信仰不同,选择了各自不同的发展路径和人生道路。其功过是非,成败得失,褒贬自在春秋。胡适在百年中国的定位,首先是一位学人。他一生谨守为自由民主奋斗的底线,为拓展言论自由空间,殚精竭虑,恪尽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责任。

五四运动时,他与陈独秀等创办《新青年》杂志,推行新文学,提倡白话文,打破了几千年的封建传统,联手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从此,中国人不再迷信孔夫子,不再以孔子定是非。

1927年大革命后,国民党以孙中山继承人自居,从那里寻找执政的合法性,以孙中山的是非定是非,大力推行“军政、训政、宪政”政治架构。这个时期,胡适以《新月》为阵地,先后写出《人权与约法》《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等文章,秉持自由理念,痛陈时弊,尖锐指出:“我们所要建立的是批评国民党的自由和批评孙中山的自由。上帝我们尚且可以批评,何况国民党与孙中山!”

五四运动以后,胡适和陈独秀这对安徽老乡,因政治理念不同而各奔“左右”,分道扬镳,成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大分化的标志性事件。当时,胡适虽然不认同马克思主义,但他充分尊重支持陈独秀和李大钊的选择。胡适在给陈独秀的信中写道:“我也知道你们主张一阶级专制的人已不信仰自由这个词了。我也知道我今天向你讨论自由,也许为你们所笑。但我要你知道,这一点在我算一个根本的信仰。我们两个老朋友,政治主张上尽管不同,事业上尽管不同,所以仍不失其为老朋友,正因为你我脑子背后多少总还同有一点容忍异己的态度,至少我可以说,我的根本信仰是承认别人有尝试的自由,如果连一点最低限度的相同点都扫除了,我们不但不能做朋友,简直要做仇敌了。”事实证明,胡与陈从未做仇敌,他们保持了终身友谊。1927年蒋介石清党,陈独秀长子陈延年被铺,胡马上托关系求人搭救。1932年陈独秀被国民党逮捕,胡联合知识分子制造舆论,主张从轻发落,并接济陈服刑期间的生活费用。1942年陈独秀去世,陈晚年的遗稿由胡整理编辑。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惨遭杀害,胡为李的遗孀向北大校方争取增加抚恤金。他的著作《胡适文存》出版,在第三册扉页题辞——纪念四位最近失掉的朋友:李大钊先生、王国维先生、梁启超先生、单不庵先生。他还带头捐款,为李大钊在北平购置墓地安葬。1934年刘半农去世,胡适挽联曰:“守常惨死,独秀幽囚,新青年旧友,而今又弱一个”。

上世纪50年代末,胡适为了利用中央研究院藏书写完《白话文学史》和《中国哲学史大纲》,答应就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蒋介石到会祝贺并演讲,赞扬胡“个人之高尚品德”,号召“发扬‘明礼义、知廉耻’之道德力量”。胡当面反驳蒋这一提法。他说:“总统夸奖我的话是错误的。我们的任务,还不只是讲公德、私德,恢复中国固有文化。我个人认为,我们学术界和中央研究院应做的工作,还是在学术上。我们要提倡科学,提倡民主。”当时蒋怫然变色,视此事为奇耻大辱。当晚在日记中称胡“狂妄荒谬”。而胡认为“诤友”应有说话的自由。

1960年,胡适曾当过发行人的刊物《自由中国》筹建反对党“中国民主党”,犯了蒋介石禁忌,刊物主持人雷震遭到逮捕。胡适见蒋,当面为雷震鸣冤,并坚决反对逮捕雷震。据蒋日记记载,蒋介石被胡适气得两天晚上吃安眠药睡不着觉。

1962年2月24日,台湾中央研究院在蔡元培纪念馆举行院士会议。胡适带病参加并主持选出新一届院士。在下午酒会上,有人发言提及去年胡适的一篇演讲遭到各方“围剿”旧事。胡适对此讲道:“我去年说了二十五分钟的话,引起了围剿,那是小事体。我挨了四十年的骂,从来不生气,并且欢迎之至,因为这是代表了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酒会行将结束,胡适心脏病猝发,倒在讲台上。台湾中央研究院治丧委员会在胡适墓前立石铭刻:“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要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李秀潭)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思瑶、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