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程恩富: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贡献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

2013年10月24日10:5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三、毛泽东是如何使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衔接,从而打通了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呢?

在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的前途,就是“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从而挑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结果。1949年6月底,在中国共产党诞辰28年暨新中国即将诞生之际,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公开阐明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和政治主张,其中写有这样几句话:“党的二十八年是一个长时期,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这就是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 这段话的极端重要性是什么呢?就是毛泽东特别明确地提醒并严肃地告诫中国第一代社会主义者即第一代共产党人,28年的革命仅仅是在战场上打败了拿枪的敌人国民党军队,革命战争和战场之外的中国革命的一系列事情还没有做呢!从这时开始,中国的社会主义者即中国共产党人的事情,他们首先的任务就是要把在革命战争、在战场上取得的胜利,推广到战场之外的中国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思想即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否则,28年的中国革命很可能白干了。不吃透毛泽东这段话的精神,就不可能理解为什么建国后毛泽东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实施了一些群众性运动,从而深深地触及了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触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才引起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可以说,不理解毛泽东的这段话,就不能理解全部中国革命。

抗美援朝运动、土地改革运动、民主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及其相应的在文化思想领域里开展的批判《武训传》、批判资产阶级文化学术思想、全民识字运动等等,席卷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触及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以摧枯拉朽之势荡涤着旧中国留下的污泥浊水。其总纲和总目标,便是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确定的:“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建国后某些轰轰烈烈又紧密链接的群众性、全民性政治运动,尽管存在一定失误,但总体上构成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环环相扣的革命链条,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深入和继续,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和开展,两个革命即中国革命的“上篇”和“下篇”就这样衔接了,融合了,贯通了,并为1955年至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铺平了道路,并直接促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到来和成功。这是毛泽东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又一伟大贡献。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顺利掀起和成功,是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第二个阶段即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第一个高潮,由此又引发了、带动了随之而起的1958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高潮。

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第二个历史阶段即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第一个高潮,在1958年达到高潮后平静下来。1966年,毛泽东发动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可以视为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第二个高潮。大跃进存在比例失衡,人民公社存在刮“共产风”,文化大革命存在严重的“极左”,这些运动和实践内含不同程度的失误和教训。不过,1981年中国共产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仍然对此做了客观的科学论述。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