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北京房山圣水烈士陵园388座零散烈士墓将统迁圣水峪

2013年11月04日11:25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388座零散烈士墓将统迁圣水峪

先烈事迹

老帽山的“无名六壮士”

1943年春,日寇加紧对平西抗日根据地的扫荡。一天早晨,日伪马队接近马安村,为了给县委、县政府和群众转移赢得更多的时间,八路军某部一个排奉命赶到老帽山下一座临河滩的小山头阻击敌人。

老帽山是十渡与马安村之间一座险峻的山峰,位于拒马河一侧。八路军战士凭险据守,紧扼住河谷中的主要通道,直到预定的阻击任务完成,才开始撤退。就在这时,背后突然响起了枪声,好几名战士应声倒下。原来敌人在汉奸的带领下,从背后包抄上来。三面受敌,战士们无所畏惧,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打退了日寇的一次次进攻,而我们的战士也一个个相继倒下,最后阵地上只剩下六名战士。

大批敌人又蜂拥上来,被逼到悬崖边上的战士们肩并肩手挽手,像一座威严的群雕,傲然屹立在老帽山顶。就在日寇扑上来的刹那间,战士们抱枪纵身跳下山崖。

敌人走后,当地群众找到了烈士遗体,将他们安葬在十渡村北的老帽山上。1984年,在老帽山为抗日六壮士修建了纪念碑亭。遗憾的是,至今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姓名。

23位志愿军烈士长眠房山

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103野战医院,就设在房山区交道镇的一街、二街和后交道村。从1952年到1953年,该院共接诊了从丹东转来的300多名志愿军伤病员,经过治疗,大都恢复健康归队,但有23位伤员由于伤势过重,医治无效,光荣牺牲。1984年3月,为了纪念这23位志愿军烈士,政府部门在后交道村安葬烈士的墓地,建立了纪念碑。

百名铁道兵修京原线牺牲

1956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4师,奉命开始修建京(北京)原(太原)铁路,驻扎在房山西南部山区。广大指战员在荒山野岭中风餐露宿,开山凿石,架桥修路,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终于在1970年1月将京原铁路建成通车。在施工过程中,有近百名战士献出了他们的生命。

这些烈士后来被安葬在位于拱辰街道的烈士陵园,大多没有留下姓名。陵园位于良乡昊天塔东侧,属平原农田地带,每年清明节都有中、小学生和社会群众前来扫墓。

好士兵为救人以身拦惊马

常廷文,生前是北京卫戍区警卫师二团窑上农场的驭手。1966年11月20日,常延文赶着马车去窦店火车站拉煤。行至小清河附近时,遇一妇女怀抱不满周岁的婴儿要求搭车过河,常廷文热情地让她们母子上了车。走到河边,不料辕马踏裂冰层,致使两匹马同时受惊,狂奔乱跑,搭车的母子随时都有被摔下车的危险。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常廷文不顾个人安危,迅速扑向辕马,奋力勒紧缰绳,最后被惊马踩伤头部,车轮又从他的腹部轧过,年仅26岁的常廷文,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记者 高健)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