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琦
三
我们党是从百年复兴大计的战略角度,来强调坚持不懈的艰苦奋斗的重要性的。展望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曙光时,毛泽东提出“愚公移山”、强调“两个务必”,可以说是一种对今后艰苦奋斗的精神准备,尚没有较为具体的规划。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谋划建成强大社会主义国家需要艰苦奋斗一百年,虽然是一个大略估计,但也是依据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状的比较以及对西方发展史的深入研究。
20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对蒙哥马利说过:“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在你们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了好几百年。十六世纪不算,那还是在中世纪。从十七世纪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六十多年。在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又对尼泊尔客人说过:“我们的国家还是个穷国,要搞得好一些至少要几十年。蒙哥马利元帅说需要五十年时间。我说至少要五十年到一百年,一个世纪不算长,欧洲、美洲花了几个世纪才到今天的程度,我们用一个世纪超过就算好了。”他还对党内讲过:“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
毛泽东也曾产生通过跨越式发展,在一二十年内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急迫情绪。而“大跃进”的深刻教训,促使他静下心来深入研究历史,思考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在现有条件和经济基础下,只有强调艰苦奋斗,经历数代人、花费一百年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他强调:“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曾将20世纪末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这个在西方人看来“微不足道”的目标,称作“雄心勃勃的计划”和“雄心壮志”。而为了这个“第二步”目标,直至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第三步”目标,“在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中,还不能浪费”。“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个目标不能达到。”而且“以后的六十二年,我们还要夹着尾巴做人,要很谨慎,并且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还是要讲,一点不能疏忽,要勤俭办一切事情,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往更远了说,“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关于艰苦奋斗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党和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江泽民同志指出:“要使我们国家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强国之林,还需要几代人、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对于这一点,我们务必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切实做到克勤克俭、励精图治。”胡锦涛同志也讲过:“我们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继续用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来凝聚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励精图治、艰苦创业。”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和关节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关于艰苦奋斗的论述,既有深厚的历史感,也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重任在肩的使命感。“功成不必在我”,只要如愚公一样下定决心一锄头一锄头地、子孙相继一代一代地挖山不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作者系《党的文献》副主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