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由之伉俪与同窗好友陆广莘,“一个宿舍走出两个国医大师”成为佳话。
唐由之与来京问道的广东后学吕玉波(右一)、杨志敏(左一)、弟子欧扬(左二)。
唐由之。
1975年,当中国人在新闻纪录片里看到毛泽东时,并不知道此时毛主席因患白内障已经基本看不见东西了。是他,使用金针拨障术,让毛主席左眼重见光明。
今年87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国医大师唐由之,至今仍在出诊。他是中国中医眼科泰斗,挖掘弘扬古老的中医眼科“金针拨障术”,发明了“白内障针拨套出术”,创办现代化的中医眼科医院,曾为朝鲜金日成主席、柬埔寨宾努亲王、印尼瓦希德总统治疗眼病,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近日在北京接受专访时,唐老风度翩翩,一身笔挺的西装,一脸慈祥的微笑。说起30多年前那段刻骨铭心的传奇经历,他仍历历在目。
问道者
◎吕玉波(广东省中医院名誉院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
◎杨志敏(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
◎欧扬(广东省中医院眼科医生、唐由之弟子)
成才之道
首批“中学西” 一个宿舍出了两个国医大师
吕玉波:唐老,一说起眼科,特别是眼科手术,人们往往觉得是西医的事情,跟中医无关。您却能利用现代医学诊疗技术,发展中医眼科,建起了专门的医院。您的秘诀是什么?
唐由之:所有现代诊疗技术,是人类自然科学的成果,应该为各种医学共享。中医要发展,应该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改革创新,才能继续为人类造福。
我1926年出生在杭州,自小跟当画家的大哥学画画,后来到无锡国学专修馆上海分校,专攻古典文学。1942年经大哥友人石瓢僧人引见,拜见上海中医眼科名医陆南山先生,亲眼看到陆先生治疗病人,有拨云见日之功。我下定决心,拜他为师。他思想开放,并不排斥西医,是中医眼科界革新的倡导者,在国内最先使用眼底镜、裂隙灯、显微镜等现代科学仪器进行检查诊断。后来他还把女儿丽珠嫁给我。
在学医的过程中,我想要深入了解各个组织系统怎么得病的,怎么好的,就想到了学习现代医学。1952年,我报考了北京医学院,系统学习了五年的西医知识,是我国第一批“中学西”的中医生。我和陆广莘是大学同宿舍的同学,2009年同时评上了我国首届“国医大师”,大家说,你们一个宿舍出两个大师,实在难得。
![]() |
相关专题 |
· 地方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