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

人生的底色是追求真理——专访刘志丹独女刘力贞

记者 吕其庆

2013年12月06日15:44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革命摇篮里成长

刘力贞的孩提时光是在随母躲难中度过的。刘力贞出生时,父亲在陕北名气很大,深得老百姓拥护和爱戴,当地传唱着好多首有关刘志丹的信天游,“瓦子川,大梢山,刘志丹练兵石峁湾,人欢马啸惊天地,大兵练好千千万”。穷人听了心欢喜,地主老财吓破胆,刘力贞回忆道,“父亲创建南梁(今甘肃华池县)革命根据地,对国民党形成严重威胁,国民党便派大军围剿红军根据地,并重金悬赏,捉拿我家老少。母亲就常带着我到山崖上的窨子(崖洞)里躲藏。”

当时,刘力贞只有三四岁,经常和母亲在渠沟山洞里一躲就是八九天,靠吃野菜喝露水维持生命。后来,当地群众偶然发现了她们,主动给她们送饭,并设法向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作了报告。习仲勋很快派人把她们接到了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南梁。习仲勋说,老刘带兵打仗,创造革命根据地顾不上管家,但我们不能不管。

“不久,父亲回到南梁,一见到我,就抱起来一个劲儿地亲吻。”刘力贞告诉记者,虽然一生中与父亲共处的时光屈指可数,但父爱在她心中是清晰而深刻的。“我出生时,恰巧父亲在保安练兵团,他把我高举过头顶,兴奋地说:‘咱们有孩子了!’并立刻为我取名,寓意为革命要有力量,革命要追求真理。”在随后几十年的人生岁月中,刘力贞没有辜负父亲期望,坚守着“实事求是、追求真理这最起码的为人准则”。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进驻陕北。“1936年1月,父亲被任命为红军东征北路军总指挥兼二十八军军长,率四县集中起来的千人规模的二十八军东征。临行前夜,父亲抱起七岁的我亲了亲说,‘你是爸爸的好女儿’。”这温柔而又有力的一抱,成为父女的永诀,久久印刻在刘力贞的记忆中。

1936年4月,刘志丹在前线不幸中弹牺牲。瓦窑堡南门外的山坡上,红军部队两三千人参加了刘志丹将军的葬礼,中央将刘志丹的出生地——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毛泽东称他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周恩来题诗说:“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那天,满院子的梨花开着,洁白一片,好像在替父亲戴孝。”

父亲牺牲后,刘力贞随母离开瓦窑堡到志丹县。“临行前,母亲买了些烟纸,到父亲墓前祭奠,说,‘老刘你放心,我会抚养孩子成人,继承你的遗志,我要像你一样做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刘力贞的母亲同桂荣此时已受刘志丹影响走上革命道路。在红军后勤部做军旗,为红军官兵做衣服、缝被子,看护伤病员。毛泽东、周恩来、谢觉哉等中央领导人都吃过“刘嫂子”的剁荞面。此后,刘力贞一直随母亲生活在陕北。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张湘忆、赵晶)
相关专题
· 永远的丰碑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