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 飞
1980年3月2日,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在与罗瑞卿的秘书王仲方谈话时,由衷敬佩、高度评价毛泽东写的文章,说:文章还是毛泽东他老人家的好,你看《论持久战》《实践论》写得多么好呀!又深刻,又生动,简直增减一个字都不行。其实,毛泽东写的文章早就普遍受到人们赞扬,连蒋介石也说毛泽东的文笔好。的确,毛泽东写文章,立意高远,豪放大气,文采飞扬,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少年练就好文笔
毛泽东成为文章大家,决非一日之功,他早在少年之时,就已经练就一手好文笔。
毛泽东幼年读私塾时,还谈不上写文章,他对写作发生兴趣,当是1904年秋季,是时,他已经在关公桥私塾学了半年,老师是周少希。周少希喜欢写作,也写得一手好文章,毛泽东师从他读书,开始对写作感兴趣。1906年秋天,毛泽东又到井湾里念私塾,老师叫毛宇居,是毛泽东的毛姓同辈人,比毛泽东大12岁。他不仅写的一笔好字,还做得一手好文章,在他的教学下,毛泽东对写作更加关注,但那时他的写作限于先生留的课业范围,还谈不上自己立意并写出系统的文章。
毛泽东试笔自己独立写文章,到底是何时,写出何作品?目前已无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独立写作文章,肯定早于他到长沙读书时写的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根据是1912年符定一先生对年仅19岁毛泽东的考核。
符定一,字宇澄,湖南衡山人,1877年生于书香世家,既较为全面地接受了传统文化,又接受了西方文化,是饱学之士,毕业后任资政院秘书。后回湖南从事教育工作。1912年春,也就是符先生任湖南全省高级中学校长的时候,19岁的毛泽东从韶山来到长沙应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被该校录取。符定一觉得一个乡下青年,不一定有如此高的学识,担心在他主持的学校中有“关系生”考入。因此,他亲自复审毛泽东的考卷。当他看到毛泽东的考卷时,大为吃惊,毛泽东考卷中所写文章,立意高远,气度不凡,文风也闳中肆外、纵横捭阖,十分俊雅,连书法也属上乘。符先生深为感染,但他又怀疑这样好的文章是否真正出自毛泽东本人,于是,他决定要亲自面试毛泽东。当传达员把刚刚从湘潭乡下来到长沙的毛泽东领到校长室时,符先生不禁大为吃惊:毛泽东穿着打了许多补丁的家纺土布衣服,脚上穿着草鞋,讲着口音极重的韶山土话。他心里暗自思量:这个乡下土孩子能写出这样好的文章?符定一决定要好好考考他。在看似轻松的对话中,符先生向青年毛泽东发出了一系列问题,他的问题,上下五千年,纵横八千里,想从各个方面为难这位乡下来的考生,看他是否真有学识。但是,不管符先生问什么问题,毛泽东总能对答如流,并且颇有惊人之语,足见毛泽东知识渊博,思维敏捷,见解不凡。符定一不仅打消了怀疑的念头,还认定自己发现了超凡脱俗之才。他以特有的伯乐之心,取出文房四宝,给毛泽东出了一个题目,让毛泽东写出文章。青年毛泽东稍加沉吟,即展纸挥毫,龙飞凤舞,一挥而就,面呈符定一,符先生看罢这篇如行云流水、立马可待的文章,拍案叫绝,赞叹不已。从此他“认定毛泽东是一位可堪造就的大器之材,决心要好好地栽培”,鼓励毛泽东学好古典文学、历史、伦理学等,启发毛泽东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通过语文老师柳潜把一部珍藏的《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借给毛泽东课外阅读。
上述史实说明,毛泽东写得一手好文章,决不是从《商鞅徙木立信论》开始的。早在少年时代他就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只不过这些文章没有留下来,而《商鞅徙木立信论》则在后来被发现原文原稿,人们便认为毛泽东写得好文章的标志从这篇文章始罢了。
从文笔老到到文字激扬
再讲《商鞅徙木立信论》。这是毛泽东写于1912年的一篇文章,写作时间在符定一先生面考青年毛泽东不久的当年6月,是毛泽东在湖南一师举行的一次作文比赛中写的。这篇文章在作文比赛中得了满分,并夺得头名。这是公认的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毛泽东最早的文稿,原件现藏中央档案馆。
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青年毛泽东的文笔,已经相当老到。当年以写文章见长的国文教员、晚清秀才、毛泽东的班主任柳潜看到这篇文章时,击节赞赏,给予很高评价。他写下的评语是:“实切社会立论,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恰似报笔,而义法亦入古。逆折而入,笔力挺拔。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力能扛鼎,积理宏富。有法律知识,具哲理思想,借题发挥,纯以唱叹之笔出之,是为压题(点题)法,至推论商君之法为从来未有之大政策,言之凿凿,绝无浮烟涨墨绕其笔端,是有功于社会文字。”毛泽东的文章仅500字,柳潜的眉批和总评就有150字,可见他对这篇文章欣赏的程度。最后,全部获奖作文报到校长符定一那里审定,符校长不仅同意阅卷老师柳先生等人的意见,而且特地在毛泽东这篇作文的首页上批了“传观”两个朱红大字。柳先生还极力向同仁推荐此文。同事们也一致认为毛泽东“才气过人,前途不可限量”,完全赞同柳先生的高度评价。毛泽东的文章能够得到这些当年写文章高手的先生们如此评价,说明毛泽东写文章的文笔已经相当成熟,由此反过来想:当年湖南的一些饱学之士对毛泽东写文章,影响也是相当大的。
清末民初,文人写文章,有一种半文半白的风格。这种文章有它的优点。采用此种文风写成的文章,往往气势磅礴,立论精当,析理透彻,特别应该提到的是,这种文章,显得十分老到,中国近世有成就的文人往往是写这种文章的大家,梁启超就是写这种文章的代表之一。梁启超嗅觉灵敏,立论锋利,思想广博,议论新颖,行文流利畅达,文思如涌,极富鼓动性。梁启超笔锋无数次打动过毛泽东,也一直为毛泽东所学习和效法。在学习和效法中,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即已经熟练运用此种风格写文章了,他写的《商鞅徙木立信论》,明显带有梁启超这种文风。
更应该注意的是:毛泽东写的这篇文章,又有自己的新风格。他的文章中一开始就有“三叹”:
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
由此三叹可见青年毛泽东已经关注国家民族大事,写文章是针对国家、民族之积弊,目的是为国为民,因此,他起笔立意极高,著文完全是有感而发。而毛泽东忧国为民之立意也在文章中体现出来。他在文章最后议论道:
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吾于是知数千年来民智黑暗、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由来也。
毛泽东的老师也从毛泽东这篇文章中看到青年毛泽东的逼人锐气和洞察时代的深刻见地,柳先生不惜笔墨用“恰似报笔”来高度评价学生对于社会时事的关注。“报笔”说的是报上文章的笔锋,此处指新闻评论笔锋。柳潜不喜欢学生写那些内容老化,与时代脱节的文章,一向引导他教的学生写文章要有“报笔”之风。他的倡导和引领,为青年毛泽东关注时代风云而写作雄壮阔气的文章,后来又再进一步,随着自身走向波澜壮阔的时代而文笔也转为激扬豪放,埋下了重要的伏笔。毛泽东最终成为文章大家,毫无疑问,得益于柳潜先生对“报笔”风格的激赏,他的鼓励对青年毛泽东影响很大。毛泽东一直记着这件事。解放后,毛泽东曾向老师符定一打听柳潜的下落,得知“此人早已谢世,子孙后代情况不明”,毛泽东深感遗憾:“可惜了。袁大胡子不喜欢的梁启超式的新闻记者的手笔,是我向柳老师学来的。那篇《商鞅徙木立信论》,他给了我100分。”
青年毛泽东老到,触及时政,言之有物的写文章笔法,既有此前他读书、写作的积累,又受到湖南一师众先生的影响,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当毛泽东走出校门,开始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特别是他信仰马克思主义后,他的文笔有了很大改变———从文笔老到变得文字激扬。随之,他运用白话文多了,但也不是不用古语古文。他的文笔,明显变为文字激扬,大气磅礴。毛泽东1925年写的《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从毛泽东这些诗句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青年毛泽东胸怀大志奋发向上的风采。其中“激扬文字”一句,也标志着毛泽东写作文章风格的改变和发展。其实,这也能够从毛泽东早期写作的文章中看到。他写于1917年的一篇题目为《奋斗自勉》的文章中有这样的话:“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意思是与天共同奋斗,与地共同奋斗,与人共同奋斗,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天和人共同前进,才能体会到奋斗的真意和无穷快乐! 这段文字的哲理是何等深刻,气势又是何等磅礴!1919年,毛泽东撰写的《〈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有这样的文字:
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
毛泽东在这段文字中的设问和几不怕的回答,正是他文字激扬的体现,青年毛泽东用这种笔法,展现了他为国为民而奋然前行的锐气。毛泽东与于1919年七八月间写的《民众的大联合》一文同样具有这种文字激扬的特点:
国家坏到了极处,人类苦到了极处,社会黑暗到了极处。补救的方法,改造的方法,教育,兴业,努力,猛进,破坏,建设,固然是不错,有为这几样根本的一个方法,就是民众的大联合……到了近世,强权者,贵族,资本家的联合到了极点,因之国家也坏到了极点,人类也苦到了极点,社会也黑暗到了极点,于是乎起了改革,起了反抗,于是乎有民众的大联合。
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在文字激扬的基础上,又加深了他析理深透的特点,他一一列出了各类人们的处境,讲出联合起来反抗旧制度的必要。
我们要知道世界上事情,本极易为,有不易为的,便是困于历史的势力———习惯———。我们倘能齐声一呼,将这历史的势力冲破。更大大的联合,遇着我们所不以为然的,我们就列起队伍,向对抗的方面大呼。我们已经得了实验,陆荣廷的子弹,永世打不到曹汝霖等一般奸人,我们起而一呼,奸人就要站起身来发抖,就要舍命的飞跑。我们要知道别国的同胞们,是通常用这种方法,求到他们的利益。我们应该起而仿效,我们应该进行我们的大联合!
毛泽东这个时期形成的文字激扬加析理深刻的特点,后来成了他写文章的重要特点之一。
在后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毛泽东的写作,在已经奠定的基础上,又在写作实践中不断发展,写下许多文章。这些文章,有论理的,有述事的,有新闻稿,有报告稿,还有公文、评论等等。这些文章,体裁不同,但都体现了毛泽东的特点,这些特点,形成了毛泽东特有的文章风格。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