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毛泽东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倪德刚

2013年12月16日15:16   来源:中央党校网

原标题:毛泽东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没有必要苛求毛泽东专门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概念,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毛泽东有些论点值得参考和思考。

  一、“特殊规律”论

  1956年8月21日,毛泽东在《对中共八大政治报告稿的批语和修改》时,写了一段话:“所谓特殊的规律,就是各国的差别点,……不可能设想,社会主义制度在各国的具体发展过程和表现形式,只能有一个千篇一律的格式。我国是一个东方国家,又是一个大国。因此,我国不但在民主革命过程中有自己的许多特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带有自己的许多特点,而且在将来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还会继续存在自己的许多特点。”(《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第143页)”

  中国特色,属于特殊性,是特殊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体现在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简单地说,就是中国国情。毛泽东从特殊性、特殊规律角度,提出“在将来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还会继续存在自己的许多特点。”这是毛泽东探索建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源头。

  二、“标新立异”论

  毛泽东说:“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应该‘标新立异’,但是,应该是为群众所欢迎的标新立异。为群众所欢迎的标新立异,越多越好。”(《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第180页)

  毛泽东搞革命,邓小平搞改革都是标新立异。不“新”、不“异”就干不成事业。新,就是独创的,别人没有的,自己摸索出来的实践和理论新成果。异,就是特色,和别人不一样,要形成自己的新模样。群众欢迎,是检验“新“与”异”的根本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然是群众所欢迎的标新立异,否则,不能发展到今天。我们为什么强调要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特色”,道理就是毛泽东讲的,为群众所欢迎的标新立异,越多越好。

  三、“法则”论

  树叶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毫不相干,但树叶子有大道理。毛泽东说:“一棵树的叶子,看上去是大体相同的,但仔细一看,每片叶子都有不同。有共性,也有个性,有相同的方面,也有相异的方面。这是自然法则,也是马克思主义法则。”(《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第175页)

  社会主义是树的叶子,是共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树的一片叶子,是个性。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遵从自然法则的必然选择,也是遵从马克思主义法则的必然选择。回归到毛泽东的“树叶子”与“一片叶子”、“共性”与“个性”这个最朴素的道理,来认识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就会更加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四、“中国发展”论

  东风压倒西风是革命的判断。五十七年前,毛泽东作出了中国大发展的论断。1956年8月24日,毛泽东说:“地球上有二十七亿人,如果唱一种曲子是不行的。无论东方西方,各民族都要有自己的东西。西方国家发展了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是起了作用的。但是现在世界的注意力正在逐渐转向东方,东方国家不发展自己的东西还行吗?”(《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第176-177页)”1964年12月13日,毛泽东再次强调:“为什么西方资产阶级能够做到的事,东方无产阶级就不能做到呢?中国大革命家,我们的先辈孙中山先生,在本世纪初期就说过,中国将要出现一个大跃进。他的这种预见,必将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实现,这是一种必然趋势。”(《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41页)

  毛泽东之后的共产党人“发展了自己的东西”。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东方的崛起、经济总量在世界第二的地位,被毛泽东言中了,孙中山的“大跃进”真正实现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思瑶、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