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继轩
二、严格党员标准,畅通党员“出口”,保持党的组织纯洁
毛泽东认为:“一个政党要引导革命到胜利,必须依靠自己政治路线的正确和组织上的巩固,”而党的组织上的巩固要以组织的纯洁性为保障。保持党的组织纯洁,首要的是要严把党员“入口关”,即严格入党条件。全面抗战爆发后,为适应斗争需要,毛泽东制订了“大胆发展而又不让一个坏分子侵入”的发展党员方针。1938年10月,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党员标准,即“真诚革命、信仰党的主义、拥护党的政策、并愿意服从纪律、努力工作”。
其次,要坚持党的阶级基础。毛泽东、刘少奇等都反复强调,要从工人阶级中大量吸收新党员,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确保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由于中国是一个工业不发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农民占了很大比重,特别是占农村人口70%的贫农是中国革命的“先锋”“中坚”和“脊梁”。因此,中共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农民党员。广大知识分子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充当了革命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共党员重要来源之一。1939年12月初,中共中央作出了《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强调“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通过在广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中大量吸收新党员,“使党成为一个伟大的群众性的党”,为争取抗战胜利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再次,要严格入党程序并坚决清除党内投机分子。“吸收党员要经过地方党的严密考察”。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向党的各级组织发出警示说:在大量发展党员过程中,各级组织要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同时要大力发展党内民主,通过检举、整党等活动,揭发并及时清除党内投机变节分子。1939年8月,中央通过了关于巩固党的决定,提出要“清刷混入党内的异己分子、投机分子以及敌探奸细”。1943年4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继续开展整风运动的决定》,强调在整风运动中必须“肃清党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确保党的肌体健康”。
![]() | ![]() |
相关专题 |
·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