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毛泽东始终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

姜廷玉

2013年12月26日10:1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当印度军队侵占中国领土,向中国军队发起全面进攻时,毛泽东果断地作出实施反击作战的决定,打击了印度侵略者,维护了国家领土和主权

中印两国是友好邻邦,有着悠久的友好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和中国政府一直把建立和发展与印度的友好合作关系作为睦邻政策的重点。

但是,印度当局于1951年至1953年,乘新中国成立不久和进行抗美援朝战争之机,指使印军非法抢占了中印边境东段“麦克马洪防线”以南的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1954年以后,又陆续侵占了中印边境中段的巨哇、曲惹、什布奇山口、波林三多等地和中印边境西段的巴里加斯。

1959年3月,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叛乱后,印度当局一面干涉中国内政,一面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不仅把已经占领的中印边界东段的中国领土划入印度版图,而且要将历来属于中国新疆管辖的阿克赛钦地区划入印度版图。印度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拒绝后,印度当局便指使其军队在边境上寻衅滋事,袭击中国边防部队,制造流血事件。

毛泽东和中国政府以亚洲和平和中印友谊为重,对印度的侵略活动一直采取忍让克制态度,并为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959年5月,毛泽东通过中国驻印度大使潘自力向印度当局转达中国关于和平解决边界问题友好态度和坚定的立场。同年11月9日,毛泽东在周恩来关于中印边境问题复印度政府总理尼赫鲁的信稿上加写了一段话,进一步表达了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诚意,毛泽东在这段话中指出:“如果两国政府不想出一个十分妥善的解决办法,我担心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边境冲突今后还有可能出现。只要出现了这类冲突,哪怕是很小的冲突,就会被那些敌视我们两国友谊的人们所利用,以达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1960年4月,周恩来总理率中国代表团赴印度新德里,同印度总理尼赫鲁就边界问题进行会谈,积极倡导两国友好协商,通过谈判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然而,中国政府的友好诚意,却没有得到印度当局的任何响应。

但是印度当局却将中国政府的宽容忍让看作软弱可欺,得寸进尺。从1961年特别是从1962年4月起,印度军队在中印边界大肆推行“前进政策”,步步向中国领土纵深进逼,蚕食中国领土,在中国境内建立侵略据点。

当印度军队侵占中国领土,频繁挑起边界纠纷的时候,毛泽东及时指示中国边防部队,要提高警惕,加强边防,防范印度军队的进攻。当印度军队大肆占地设点,步步向前推进,严重威胁中国边防部队安全的时候,毛泽东又指示,我们现在坚持不打第一枪,我们的方针是八个字:“决不退让,避免流血。”毛泽东后来又在此基础上补充了“武装共处,犬牙交错”八个字。1962年7月20日,总参谋部在毛泽东确定的“十六字”斗争方针的基础上,对该方针进一步进行了阐述:“决不退让,力争避免流血;犬牙交错,长期武装共处。”

根据中印边境斗争的严重形势,为防备印度军队的全面进攻,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作出了加强战备、准备自卫反击的决定。遵照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决定,中国西藏、新疆边防部队立即进入了战备状态。

1962年10月20日,印度军队在中印边界东、西两段同时发起全面进攻。

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果断地作出了实施反击作战的决定。中国西藏、新疆边防部队于当天奉命反击,开始了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

中印边界第一阶段自卫反击作战,自10月20日开始至28日止,中国边防部队分别在东段、西段指挥部的指挥下,在东段西藏的克节朗、达旺地区和西段新疆阿克赛钦的加勒万河谷、红山头地区,同时对入侵印军展开了强有力地全面反击。在西段清除了印军侵入中国边境地区设置的大部分据点,在东段驱逐了入侵克节朗、达旺地区的印军,并歼其一部。

为缓和被印度当局造成的严重局势,中国政府于10月24日发表声明,提出停止冲突,重开谈判,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中国边防部队遵照政府声明,于10月28日停止了对入侵印军的反击。

但是,印度当局又一次拒绝了中国政府的和平建议,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进行战争动员,向中国边防部队实施炮击,并11月14日、16日在中印边境全线再次向中国边防部队发动猛烈进攻。

面对印度军队的再次武装入侵,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决定实施反击作战,随即命令西藏、新疆边防部队从11月16日开始,继续在东段、西段反击入侵印军。11月19日和20日,中国边防部队粉碎了印度军队在中印边界东段和西段的全线进攻。

为了谋求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中国政府于11月21日再次发表声明,决定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主动后撤。从12月1日开始至1963年3月1日,东线边防部队全部后撤到1959年11月7日实际控制线中国一侧20公里以内地区。随后,中国又将印度被俘人员全部释放回国,将缴获的武器、装备全部交还给印度。中国的诚意和友好行动,博得了国际舆论的好评。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在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正确作战方针的指导下,在西藏、新疆地方政府和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中国边防部队战胜重重困难、英勇奋战,打退了印度军队的全面进攻,取得了自卫反击作战的胜利。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从战略全局出发,灵活适用军事、政治、外交斗争手段,表现出了高超的斗争指导艺术,不仅在军事上有力地打击了印度侵略者,维护了国家领土和主权,而且在政治上回击了国际反华势力,大扬国威军威,取得了政治、外交斗争的胜利。

对于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毛泽东评价说:这是一场“军事政治仗,或者叫做政治军事仗”。

毛泽东始终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反对外国侵略者武装进犯。1969年3月,苏联出动大批武装部队,在飞机、坦克、装甲车的配合下,多次入侵我国领土珍宝岛。毛泽东指导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抗击苏联霸权主义的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给入侵之敌以歼灭性打击,保卫了祖国的领土。毛泽东还高度赞扬了珍宝岛地区军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1974年,已经81岁高龄的毛泽东,他依然警觉和顽强地关注和维护着国家的安全和领土主权的完整。这一年,长期对我南海诸岛怀有领土野心的南越当局,派军舰侵入我西沙群岛之永乐群岛海域,武装侵占我甘泉、珊瑚、金银三岛,打死打伤我渔民多人。毛泽东批准并指导人民解放军进行了西沙群岛自卫反击作战,粉碎了南越当局妄图侵占中国西沙群岛的野心,捍卫了中国领土主权,并向全世界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不容侵犯。

毛泽东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实践,捍卫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主权和统一,保卫了人民的和平劳动。它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反对外国侵略、保卫国家主权;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立场。

毛泽东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理论,对于我国今天维护国家安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社会大局的稳定,仍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晶、谢磊)
相关专题
· 姜廷玉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