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毛泽东诞辰120周年 追梦中国已沧桑巨变

桂涛 李怀岩 贾钊 李宝杰

2013年12月26日18:59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毛泽东诞辰120周年 追梦中国已沧桑巨变

出色答卷

在毛泽东的故乡湖南韶山,农民们又戴上了他的像章,拥抱红色财富。

靠着毛主席家乡的知名度,韶山冲的村民几乎家家搞起了旅游服务,售卖毛主席像章和铜像等纪念品、经营“农家乐”,走上致富道路。

农民们上一次大规模佩戴毛主席像章还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当时,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是被打击和限制的对象。

韶山村党总支书记毛雨时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在韶山发展个体经济是多么困难。当时,人们认为做生意就是给毛主席的脸上抹黑,还说“无商不奸”。有一个老农想不通,甚至对着毛主席像哭了两天两夜。

今天,“脑壳开窍”的韶山人为自己饭店起名“思源阁饭店”“毛家酒楼”“红太阳餐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奇迹有目共睹:197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到200美元,是当时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今天,这一数字已超过6000美元,几亿人脱贫。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了生产力,思想的解放也带来了人的解放和流动。曾经被禁锢在土地上的2亿多农民来到城市寻找梦想;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中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带来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广阔的发展空间。

毛泽东曾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概括为两大阶段任务:一是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二是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完成第一个任务,中国用了100年多一点时间;而完成第二个任务,中共庄严承诺,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实现。

当代中国领导人肩负着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任。习近平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不久即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个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为一个更加富强的中国擘画了全面深化改革新蓝图。

在使国家富强的这场“赶考”中,毛泽东的继任者们交出了出色的答卷。今天的中国比鸦片战争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梦想。

人间正道是沧桑。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一元社会到多元社会——改革巨变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基本内涵也不断得到实践与丰富。

不负梦想

在四川成都的天府广场,汉白玉毛主席像面向林立的高楼,挥手屹立。混乱年代,这座城市曾遍体鳞伤。如今,世界500强企业中约一半在成都落户,世界上一半的笔记本电脑芯片是“成都制造”。

在成都近郊的建川博物馆里,史料记录下阶级斗争时代的种种荒唐和个人崇拜的登峰造极,提醒人们追求民主法治、保持社会稳定。

复兴之路绝非坦途。追求民族独立与复兴的伟人们都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为警示与鞭策。

毛泽东曾就如何跳出这周期律给出回答——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习近平在座谈会上指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要不断深化对改革开放规律性的认识,勇于攻坚克难,敢于迎难而上。

今天,中国重启的改革正是为了迎接复兴路上的挑战。从频出的反腐重拳到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从保持党群血肉相连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治霾的“呼吸保卫战”,已经历沧桑巨变的中国仍在追梦不已。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