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谦
毛泽东给我们留下了精神的瑰宝
毛泽东一贯强调,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他的一生,就可以立此存照:
他从小志存高远,立下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抱负。青年时代,“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即以之慨发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湘江评论》上宣称:并在“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真是“舍我其谁”于是,鲲鹏击浪从兹始”,“造反也!“举起有理”的大旗,霹雳一声暴动”,“继而发出天问:何“时缚住苍龙”?锐猛难挡,气贯长虹。
毛泽东的人生,龙精虎猛,气势夺人。如:他的性格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他的斗志是“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他的举止是“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他的追求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他的轻蔑是“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他的风度是“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他的气概是“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他的勇毅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他的豪迈是“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他的理想是“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他的浪漫是“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他的幽默是“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等等。
毛泽东以诗词言志向,用事件明精神。请听他是如何评价自己所领导的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何等的敢为天下先!长征精神的核心,就是革命理想大于天。精神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它能视“万水千山只等闲”,它能将跨越乌蒙山脉当作“走泥丸”。所以,长征的精神魅力,经久不衰地吸引着人们。早在1936年,为一睹长征英雄们的风采,美国记者斯诺,迎难避险,来到延安,写出了一本畅销世界的名著《西行漫记》。时隔50年,又一位名叫索尔兹伯里的美国记者,以七十高龄,沿着长征路线采访,写下了《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产生了令人神往的魅力!
人类从海洋爬向大陆,从森林走向平地,从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从野蛮走向文明,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英雄主义精神。长征所体现的,正是这种英雄主义的本色。改革开放的新长征途中,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中,也需要英雄,并无时无刻不在呼唤英雄辈出!
毛泽东留下的精神瑰宝,正是我们应该继承的不灭的灵魂。
![]() | ![]() |
相关专题 |
·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