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扬桂
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挑起事端,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6日,当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9000人奉命北移至泾县茂林地区时,突遭8万余国民党军队围攻。我军被迫抗击,血战七昼夜,终因弹尽粮绝,大部分干部战士壮烈牺牲。军长叶挺冒死请命,被国民党扣押,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被叛徒暗害。万分危急之际,一位负责军队政工的将领挺身而出,率余部继续北撤。激战中,他身中数弹,倒在血泊之中。弥留之际,为不连累战友,他悄悄将手枪对准了自己的头颅,成为“皖南事变”中牺牲得最悲壮的我军高级将领。他,就是被毛泽东亲自推荐到新四军任政治部主任的袁国平。
一
袁国平原名袁裕,字醉涵,1906年5月26日生于湖南邵东县,6岁时被父母送入私塾,后转入邵阳最好的学校——循程高等小学读书。在循程高小,他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学生,加上个子最矮,穿着最差,常常受到一些富家子弟的欺侮。作为拳师之女的母亲,平时教给他一些拳脚功夫,告诫他要极力忍让,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轻易在人前动武。袁国平牢记慈母教诲,从不争强好斗,惹是生非。可是,有一天放学后,老是欺侮他的富家子弟又挡住他进行挑衅,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袁国平奋起还击,将那帮小家伙打得落花流水。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欺侮他了。
袁国平不仅胆子大,武功好,而且学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因而在同学中很有号召力。有一次,因先生体罚同学过重,袁国平看不顺眼,讲了几句公道话,反被那位先生训斥了一顿。第二天,袁国平以不上学表示抗议。班上其他同学见他不来上学,也纷纷跟着罢了课。那位先生在校方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下,跑到袁家说好话,保证今后不再体罚学生,袁国平才答应邀同学复了课。从此,老师们都对他另眼相看了。当五四运动的浪潮波及邵阳的时候,他每天带领同学上街游行,高呼“打倒卖国贼,反对廿一条”的口号,开展抵制和查禁日货的爱国行动。
1922年,袁国平考取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学习刻苦,爱好广泛,对国家大事尤为关心。由于他成绩优异,思想进步,能团结人,加上能言善辩,同学们一致推举他为一师的学生代表,参加长沙市学联。
1923年6月1日,长沙各界为收回旅大举行反日示威,日本水兵枪杀市民,造成“六一惨案”。惨案发生后,袁国平积极参加党领导的游行示威和罢课、罢工、罢市斗争。
袁国平酷爱文学,是一师文学研究会的会员,深得国文教师田汉的赏识,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袁国平1925年1月于一师毕业后,接到已经离开一师到上海从事革命文艺活动的田汉来信,邀请他去上海协办“南国社”。袁国平遵从恩师之约,来到上海。不久,南国社因宣传进步思想被反动当局扼杀。这对袁国平是一次极大的震动,他深感军阀混战,时局险恶,只有推翻反动的旧政权,中国才有希望。此时适逢黄埔军校在上海招生,袁国平毅然决定投笔从戎。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